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刚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分子
  • 1篇性细胞
  • 1篇血清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感染
  • 1篇粘附分子
  • 1篇鼠脑
  • 1篇球菌
  • 1篇球菌感染
  • 1篇主动脉
  • 1篇黏着斑
  • 1篇黏着斑激酶
  • 1篇细胞间
  • 1篇细胞间粘附分...
  • 1篇小鼠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刚
  • 1篇刘辉
  • 1篇王刚
  • 1篇吴桂霞
  • 1篇王云玲
  • 1篇温浩
  • 1篇王晓东
  • 1篇张亚楼
  • 1篇张静萍
  • 1篇和清源
  • 1篇姜春晖
  • 1篇李静
  • 1篇马旭东
  • 1篇张雪
  • 1篇林仁勇
  • 1篇姜涛
  • 1篇王俭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脑隐球菌感染模型建立及MRI评估
2023年
目的建立大鼠脑感染隐球菌模型并探讨MRI评估的影像学表现。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给30只SD大鼠尾状核注射浓度为1×10^(6)CFU/mL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10μL,分别于大鼠建模后第14、21、28天进行T1WI、T2WI序列扫描,MRI动态监测大鼠脑内感染情况,病理解剖鼠脑并观察组织形态。结果1×10^(6)CFU/mL浓度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建立大鼠隐球菌感染模型成功率为73.33%,隐球菌肉芽肿60%,隐球菌性脑膜脑炎13.33%;无明显异常改变20%。大鼠脑隐球菌肉芽肿MRI表现为尾状核类圆形或结节样异常信号影,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脑膜脑炎MRI表现为脑膜、室管膜明显线样异常信号。结论1×10^(6)CFU/mL浓度的新生隐球菌菌悬液建立大鼠脑感染隐球菌模型,耗时短且接种成功率较高。MRI表现与病理结果高度契合,可为人脑隐球菌感染诊断及效果评估提供良好的研究模型。
李锦努尔比耶姆·阿布力克木王刚李嫣然刘露露姜春晖王晓东姜涛和清源王云玲王俭
关键词:隐球菌动物模型MRI评估
包虫病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的检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检测包虫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探讨包虫免疫逃避机理提供资料。方法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0名包虫病患者和16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ICAM-1水平。结果包虫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分别为(106.76±15.68)pmol/L和(43.42±31.41)pmol/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体感染包虫后,sICAM-1的合成增加。
张亚楼马旭东张静萍王刚刘辉张雪林仁勇温浩
关键词:包虫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对小鼠主动脉力学信号分子FAK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测定黏着斑激酶(FAK)及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FAK)在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主动脉的表达水平,以探究黏着斑及血流机械应力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ApoE^(-/-)小鼠构建AS疾病模型,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FAK、P-FAK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血脂四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程度。结果AS小鼠P-FAK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FAK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P-FAK表达水平与血脂四项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FAK的异常活化可能是血管内皮受到血流剪切应力损伤的表现之一,P-FAK与血脂显著相关提示高P-FAK可能与高LDL、高TC等风险因素协同促进AS的发展。
张卓然王刚王刚吴桂霞李明轩李静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黏着斑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