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静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技术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硬化斑块
  • 1篇早期诊断价值
  • 1篇正中神经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生理
  • 1篇神经电生理技...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周围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机构

  • 3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3篇程静
  • 1篇彭忠兴
  • 1篇洪铭范
  • 1篇危智盛
  • 1篇黄叶青
  • 1篇余青云
  • 1篇刁胜朋
  • 1篇刘爱群
  • 1篇李翔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肌电图检测神经生理指数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生存的评估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肌电图检测神经生理指数(NI)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生存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ALS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病变组,另取同期健康人员50例记作对照组。所有人员均予以肌电图检测,并将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远端潜伏期以及F波纳入公式,计算NI值。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NI值。此外,将病变组患者按照死亡与否分成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正中神经NI值、尺神经NI值、ALSFRS-R、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方面的差异,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变组正中神经、尺神经NI值分别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均P<0.05)。死亡组正中神经NI、ALSFRS-R分别相较于存活组显著较低(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正中神经NI、ALSFRS-R均是病变组患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均P<0.05)。结论:正中神经NI和ALS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即随着正中神经NI的不断提高,ALS患者的死亡风险越低。临床工作中可能将正中神经NI作为独立预测ALS患者死亡风险的一种电生理标志物。
程静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肌电图正中神经尺神经
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周围神经病变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为糖尿病患者,68例;观察组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MCV以及SCV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CV、SCV的异常率分别为59.62%和76.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76%和1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上、下肢NCV的异常率分别为55.77%和84.62%,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和1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技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NCV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可作为该病的诊断标准,尤其是下肢腓总神经的SCV,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敏感指标。
程静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技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TRA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构建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S斑块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兔白介素-6(IL-6)、兔白介素-10(IL-10)和兔白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ATRA的抗AS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4只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他汀组、ATRA组。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实验4周后他汀组予辛伐他汀2 mg/(kg·d)灌胃给药,ATRA组予ATRA 20 mg/d灌胃给药。12周末处死动物,取颈动脉组织观察AS斑块形态及炎症反应情况,并测定血清中血脂、TGF-β、IL-6、IL-10、IL-17的水平。结果模型组颈动脉可见AS斑块形成,内膜断裂。他汀组及ATRA组内皮细胞形态和内膜尚完整。血清中TGF-β1和IL-10水平结果,ATRA组分别为(3 059.49±599.75)ng/L和(46.83±4.56)ng/L,他汀组分别为(2 709.48±601.44)ng/L和(43.13±4.07)ng/L,均比模型组的(2 039.16±638.07)ng/L和(36.39±7.34)ng/L显著增高(P<0.05)。血清中IL-6和IL-17水平结果,ATRA组分别为(64.92±6.64)ng/L和(1 474.88±140.55)ng/L,他汀组分别为(69.54±8.84)ng/L和(1 518.58±136.69)ng/L,均比模型组的(110.00±7.26)ng/L和(2 002.66±195.57)ng/L显著降低(P<0.05)。结论 ATRA具有抗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TRA的炎症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彭忠兴李翔刁胜朋黄叶青程静刘爱群危智盛余青云洪铭范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全反式维甲酸转化生长因子-Β1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