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超

作品数:38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鼠疫
  • 12篇疫源
  • 12篇疫源地
  • 10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9篇家鼠
  • 7篇家鼠鼠疫
  • 6篇流行病学意义
  • 5篇鼠疫疫源地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耶尔森菌
  • 3篇群落
  • 3篇静息
  • 3篇静息期
  • 3篇黄胸鼠
  • 2篇血清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血清流行病学...
  • 2篇噬菌体
  • 2篇兽类

机构

  • 33篇云南省地方病...
  • 8篇大理大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云南省疾病预...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丽江市疾病预...
  • 1篇临沧市疾病预...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铁路成都...

作者

  • 33篇苏超
  • 17篇吴鹤松
  • 12篇钟佑宏
  • 12篇高子厚
  • 11篇段彪
  • 10篇王鹏
  • 7篇亚红祥
  • 6篇张海鹏
  • 5篇苏丽琼
  • 5篇宋志忠
  • 5篇石丽媛
  • 5篇刘正祥
  • 5篇洪梅
  • 4篇赵文红
  • 4篇杜春红
  • 4篇邵宗体
  • 4篇梁云
  • 4篇郭牧
  • 4篇李伟
  • 3篇杨智明

传媒

  • 9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微生物前沿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鼠疫近史疫区弥渡县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云南鼠疫近史疫区弥渡县鼠疫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选取弥渡县曾流行过鼠疫的6个乡镇进行鼠类标本(盲肠)的采集,以鼠疫疫苗株EV 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分离结果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1)共获得287份标本(其中中华姬鼠123只,黄胸鼠104只,其余鼠种60只),分离到21株鼠疫噬菌体,分离率为7.32%;(2)弥渡县的2个乡镇(寅街镇、苴力镇)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另外4个乡镇(弥城镇、新街镇、红岩镇及弥祉乡)未分离到鼠疫噬菌体;(3)21株鼠疫噬菌体中,14株分离自中华姬鼠,4株分离自黄胸鼠,2株分离自齐氏姬鼠,1株分离自臭鼩鼱;(4)初次分离到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呈现出多态性,大噬斑(直径3~4 mm)、中等噬斑(直径1~2 mm)及小噬斑(直径<1 mm)均存在;(5)4株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云南鼠疫近史疫区弥渡县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可推定该地鼠疫自然疫源性长期存在,且所分鼠疫噬菌体具有一定多态性,提示应从基因组学及生态学方面,对其在鼠疫及其噬菌体微生态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赵丹妮吴鹤松苏超李伟王鹏钟佑宏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流行病学
云南省大臭鼩鼠疫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2023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大臭鼩携带鼠疫噬菌体情况,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5-2018年,在云南省家鼠鼠疫历史疫源地、新增疫源地(1982年后)和顽固疫源地的10个调查点进行鼠疫宿主动物调查。利用大臭鼩的肠道标本分离培养鼠疫噬菌体,采用双层平板法观察噬菌斑的生长情况,电镜下观察鼠疫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同时检测肠道标本鼠疫耶尔森菌特异标识基因F1抗原结构基因caf1。结果共捕获大臭鼩157只,分离出16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10.19%;历史疫源地(10.00%,1/10)与顽固疫源地(16.22%,12/74)、新增疫源地(4.11%,3/73)的鼠疫噬菌体分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965;Fisher检验,P=1.000),而顽固疫源地与新增疫源地鼠疫噬菌体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P=0.015);不同性别、生长发育期和生境鼠疫噬菌体的分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离噬菌体的噬菌斑形态表现多样;电镜下显示4株噬菌体均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所有标本F1抗原结构基因caf1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大臭鼩在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分布广泛,且该动物携带一定数量的鼠疫噬菌体。定期对大臭鼩及其携带噬菌体进行监测,对云南省鼠疫监测预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赵晓飞石丽媛邵宗体苏超董珊珊杨丰义王鹏钟佑宏
关键词:鼠疫噬菌体流行病学
云南省剑川县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媒介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了解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媒介群落结构及其种群动态,为提出针对性的鼠疫防控策略与机制提供依据。云南省剑川县属于齐氏姬鼠和大绒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核心区,该区域小型兽类种类丰富,存在2种类型鼠疫菌,为进一步研究疫源地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现场模型。本文对剑川县1976—2019年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该疫源地室内共捕获小型兽类4目7科16属25种,绝对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他优势鼠种为黄胸鼠和小家鼠;室外捕获小型兽类5目8科21属31种,其中优势鼠种为齐氏姬鼠和大绒鼠。室内鼠密度在2005年以前基本在3.75%左右波动,2006年开始显著下降维持在0.49%左右波动;室外鼠密度常年在9.13%左右这一较高水平波动。该疫源地鼠体主要优势蚤种为方叶栉眼蚤、特新蚤和棕形额蚤,其中方叶栉眼蚤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共检出细菌学阳性样本72份,检出F1抗体阳性样本95份。该疫源地存在时间长,宿主动物及媒介种类多差异大,但总体结构稳定。由于存在着鼠疫菌长期保存的自然和地理条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种群动态、疫情发生与自然条件等的关系模型。
苏超李玉琼王倩李寿芹许磊高子厚
关键词:鼠疫宿主媒介群落结构自然疫源地
土拉弗朗西斯菌的研究现况被引量:2
2019年
土拉热,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该病最早于1919年由E. Francis在美国的土拉县发现,因此被命名为土拉热。我国在1959年的黑龙江省报道了第一起人间感染。因其致病性强、易于传播的特点,被美国CDC列为A类生物恐怖病原体,因此对本病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土拉弗氏菌的发现史、病原学特征、致病及传播机制、常见检测方法、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疫苗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苏超苏超吴鹤松杨桂荣
关键词:土拉弗朗西斯菌
云南省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云南省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情况,为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11月在贡山县的3个乡镇6个自然村19个村组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3种方法进行鼠疫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检测指示动物血清293份,其中犬血清288份、猫血清5份。IHA检出阳性血清8份,阳性率为2.73%(8/293),ELISA、GICA结果一致,分别检出阳性血清11份,阳性率为3.75%(11/293)。阳性血清均为犬血清。3种方法进行比较,ELISA阳性率优于IHA(χ~2=7.70,P〈0.01),与GICA无差异。结论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检测阳性,需引起重视并作进一步调查研究。
张玉芬杜春红苏超邓余飞王青松陈静李璋鸿李四全刘正祥高子厚
关键词:鼠疫血清流行病学
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调查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阳性率,探讨鼠疫在静息期内的隐性流行情况和流行动态。方法于2015年11月11日至2016年7月22日,在云南省澜沧、弥渡、宜良和梁河县采集鼠疫指示动物样本,采用IHA对鼠疫指示动物(犬和猫)血清进行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在云南省澜沧、弥渡、宜良和梁河县鼠疫历史流行区采集动物血清393份,其中犬血清387份,猫血清6份,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该地区动物鼠疫流行的可能性较小,鼠疫疫源地静息期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在鼠疫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段彪洪梅苏超郭牧吴鹤松
关键词:鼠疫静息期血清流行病学
云南省洱源县鼠疫阳性线索实验室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永乐村驻地是否处于鼠疫流行期,为做好鼠疫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鼠疫调查工作,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对死鼠脏器进行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 3份死鼠脏器未分离出鼠疫菌,F1抗原检测均阴性;128份犬血清、3份鼠血清进行F1抗体检测,IHA均阴性、ELISA阳性3份、GICA阳性5份,两种方法均阳性2份。结论洱源县可能存在鼠疫F1抗体阳性犬,需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鼠疫监测工作。
洪梅吴鹤松苏丽琼杨德昌蔡文凤苏超段彪吴爱国浦恩念梁雄海
关键词:鼠疫
玉溪市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噬菌体的分离及鉴定
2024年
目的调查云南省玉溪市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耶尔森菌噬菌体,并进行分离鉴定。方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新平县、峨山县、元江县和红塔区捕鼠。以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EV 76疫苗株为宿主菌,使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进行鼠疫菌噬菌体的分离,对分离而得的部分噬菌体进行初步鉴定。并用PCR法检测鼠疫菌特异基因caf1。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452只鼠类标本,分离到31株鼠疫菌噬菌体,总分离率为6.86%;10株分离自褐家鼠,分离率为5.56%;8株分离自黄胸鼠,分离率为6.61%;6株分离自小家鼠,分离率为10.34%;3株分离自斯氏家鼠,分离率为10.34%;3株分离自大足鼠,分离率为15.79%,1株分离自松鼠,分离率为25.00%。不同宿主动物鼠疫菌噬菌体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13,P>0.05)。4个县(区)均分离出鼠疫菌噬菌体,13个采样点中11个采样点分离出鼠疫菌噬菌体,分离率为84.62%。各采样点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5,P<0.05)。噬菌体在平板上表现出大(d≥1.8mm)、中(0.8mm≤d<1.8 mm)和小(d<0.8mm)噬菌斑;未检测到caf1基因。结论玉溪市家鼠鼠疫疫源地内存在鼠疫菌噬菌体,噬菌斑呈多态性。3株噬菌体形态符合肌尾噬菌体科特征。
彭海燕钟佑宏张海鹏段存娟苏超石丽媛吴鹤松
云南省香格里拉和德钦两县鼠疫指示动物家犬F1抗体调查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对当地家犬进行鼠疫F1抗体调查,了解是否存在动物鼠疫流行线索,为鼠疫防控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3种方法对采集的犬血清进行鼠疫F1抗体检测。结果德钦县1051份犬血清中IHA阳性血清3份,ELISA阳性32份,GICA阳性14份,阳性率分别为0.29%、3.04%和1.33%。香格里拉县73份血清均为阴性。结论应依据所获得的线索,继续进行动物鼠疫调查,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赵文红苏超高子厚洪梅段彪和星扎史品初
关键词:鼠疫F1抗体家犬
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静息期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特征及差异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2008年后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流行静息期内小型兽类的群落特征,探讨和分析引起群落结构差异变化的原因,为制订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云南省选择地理位置和鼠疫流行静息年限具有代表性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县)、弥渡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县)、宜良县、梁河县、勐海县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县),弥勒和文山市以及保山市隆阳区等10个县(市、区)开展现场调查工作,采用形态学方法鉴定捕获的小型兽类,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分析采样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在10个调查区内共捕获小型兽类2889只,鉴定为4目5科14属22种,黄胸鼠的构成比为56.97%(1646/2889),为优势种;褐家鼠(6.82%)、臭鼩(5.71%)、齐氏姬鼠(5.33%)、中华姬鼠(5.16%)、卡氏小鼠(3.53%)、灰麝鼩(2.94%)、锡金小鼠(2.94%)、小家鼠(2.32%)、黑缘齿鼠(2.25%)、四川短尾鼩(1.80%)和北树鼩(1.11%)为习见种;大绒鼠(0.93%)、北社鼠(0.63%)、小毛猬(0.42%)、中华鼩猬(0.35%)、大耳姬鼠(0.21%)、大足鼠(0.17%)、长尾大麝鼩(0.17%)和巢鼠(0.10%)为少见种;小板齿鼠(0.07%)和针毛鼠(0.07%)为稀有种。10个调查地区小型兽类的优势种表现为:澜沧、勐海和耿马县仅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其余7个调查区以黄胸鼠及其他1~3种小型兽类为优势种,但弥渡县和宜良县2个调查区的第1优势种均非黄胸鼠。结论云南省家鼠鼠疫疫源地静息期内的小型兽类群落结构具有多样性,群落结构的区域性差异明显。
段彪任天广陶继宏苏超浦恩念赵文红亚红祥吴鹤松鲁亮
关键词:家鼠黄胸鼠小型兽类群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