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望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联合国海洋法...
  • 2篇公海
  • 2篇公约
  • 2篇海洋保护
  • 2篇海洋保护区
  • 2篇海洋法
  • 2篇海洋法公约
  • 2篇法律
  • 2篇《联合国海洋...
  • 2篇保护区
  • 1篇知识产权
  • 1篇知识产权法
  • 1篇生物资源
  • 1篇生物资源保护
  • 1篇私法
  • 1篇权法
  • 1篇权力
  • 1篇最密切联系
  • 1篇最密切联系原...
  • 1篇网络化趋势

机构

  • 6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6篇许望
  • 1篇宋杰

传媒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理论观察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公海保护区与现行海洋法体系的关系问题研究——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公海保护区是保护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工具。建立和管理公海保护区需要国际法的支撑,需要与海洋法公约保持协调。公海保护区既与海洋法公约存在冲突性,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兼容性,协调公海保护区与海洋法公约的冲突性与兼容性将会推动公海保护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在国际社会就公海保护区达成新的执行协定之前,各国应在全球性或区域性基础上寻求合作;同时,国际性司法机构的实践将会对公海保护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许望
关键词:海洋法公约冲突性兼容性
“法律适用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法律适用法》的顺利通过标志着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发展的里程碑,一方面是对既往立法的集大成,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国未来国际私法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围绕该法所体现的法律原则,就最密切联系原则在该法中的法律地位,有必要做仔细地梳理,以把握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中国发展的脉络,同时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
许望
关键词:最密切联系原则法律原则国际私法立法
论海洋保护区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海洋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国际社会关注的海洋法前沿问题。2002年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之后,海洋保护区的发展明显呈现出由点向面的网络化、由小到大的规模化、由内向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并可能会对中国远洋渔业、国际海底采矿造成影响,中国在海上也可能面临更多的争端。中国在完善国内海洋保护区的同时,应当加强对海洋保护区法律问题的研究,积极参与海洋保护区的国际管理,从而切实维护中国自身的海洋权益。
许望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网络化趋势
TRIPS协定中的利益平衡原则研究——基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被引量:1
2016年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是国际知识产权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第七条规定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中的利益平衡原则,并在各部分具体的制度设计中加以具体体现。作为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在TRIPS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加深了南北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后TRIPS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应加强国际谅解与合作,恢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机制。
许望
关键词:利益平衡原则国际知识产权法TRIPS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保护问题研究——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是近年来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海洋生物资源,但其法律属性和保护机制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文章立足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行分析,认为现行海洋法体系并未能对国际海底生物资源提供有效的保护。公约在保护国际海底生物资源问题上概念界定的缺失、管理机制的缺陷、保护工具的缺乏,说明现行保护机制的不足之处。为了有效保护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应当明确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在海洋公约上的概念,完善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管理机制,在国际海底建立保护区。
宋杰许望
关键词:海洋法公约海洋保护区
公海保护区的法律机制研究
法律秩序的稳定性与适应实践发展的变革性之间始终伴随着每一种法律制度的演进历程。海洋法公约确立的海洋秩序为国家确立自身的海洋边界和权利提供了稳定的框架,但在确立海洋边界和权利之后,各国发现,公海在某种形式上正处于国家权力真...
许望
关键词:法律机制国家权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