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登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 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工艺是实现钨矿NaOH分解试剂回收,以至黑钨和黑白钨混合矿绿色冶炼的技术途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化,分析了氢氧化钠和钨酸钠的活度系数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工艺研究表明:温度和钨酸钠溶液浓度对白钨沉淀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氢氧化钙用量为1.4倍理论量,温度100℃,钨酸钠溶液钨浓度为105 g/L,保温时间为2 h,搅拌速度为350 r/min,白钨沉淀率可达96%以上.与传统工艺采用氯化钙作为沉淀剂相比,氢氧化钙沉淀白钨所需的理论量倍数较大、反应的时间较长、搅拌速度更快.
- 万林生黄小晶杨亮邓登飞李红超谌勇明
- 关键词: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白钨
- 氢气还原钨酸锌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变计算及实例
- 2016年
- 针对人工计算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变比较复杂且工作量大等问题,采用MATLAB软件对氢气还原钨酸锌反应进行了ΔrGθT计算和绘图,获得了该反应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变,并通过该软件获得了一次拟合函数式。通过拟合函数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在不同的温度下获得了氢气还原钨酸锌的产物,结果表明:还原温度为700℃时,反应未完全,产物的XRD表明还有钨酸锌存在;当反应温度为900℃时,反应已经完全,产物的XRD分析为钨粉,同时通过SEM观察该钨粉为超细粉末;当反应温度为1 100℃时,获得亦是钨粉,但该粉末晶粒之间的桥连现象比较多。由试验可知,该反应能够进行且为吸热反应,证实了MATLAB软件计算、拟合出的函数与实际相符,论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
- 邓登飞黄泽辉赵立夫张立
- 关键词:MATLAB钨酸锌吸热反应超细钨粉
- VC的氮化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及其实验验证被引量:1
- 2017年
- VC在含N_2气氛中的稳定性是含V超细WC制备工艺制订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热力学与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在245~1 272℃温度范围内,在含N_2气氛中,VC会发生氮化反应;超过1 272℃后,在含C环境中,会发生VC氮化产物的脱氮和碳化反应。基于对热重分析曲线的解析,确定VC的氮化反应属于反应控制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VC氮化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1 050℃氮化2 h后,VC粉末的氮化反应已趋稳定,原生态和2 h搅拌球磨活化态VC粉末氮化产物的化学式分别为V(C_(0.68),N_(0.32))和V(C_(0.54),N_(0.46))。
- 刘婷张立邓登飞周磊张华栋肖乔平罗国凯
- 关键词:VC氮化反应硬质合金热力学动力学
- 溶液结晶技术概述被引量:5
- 2012年
- 结晶技术应用广泛,且有相对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溶液结晶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相当重要的。本文分四大方面简单阐述了溶液结晶过程的有关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结晶种类、溶液结晶的推动力、结晶成核以及影响溶液结晶的因素。
- 邓登飞刘秀
- 关键词:过饱和度
- 钨绿色冶炼工艺研究方向和技术进展被引量:18
- 2013年
- 我国钨冶炼技术世界领先,但由于Na+和Cl-无法闭路循环,沿袭百年的碱(酸)浸出-净化-铵盐转型湿法工艺难以达到废水零排放要求."钨精矿火法直接制取碳化钨"和"熔盐电解直接制取碳化钨或金属钨"工艺,在金属提纯和分离杂质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同时存在酸洗废液排放的问题.铵盐不变体系白钨闭路冶炼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与现行白钨碱法-离子交换工艺相比,全流程金属回收率提高2.6%,达到98.1%,APT产品加工成本下降30%,可实现白钨无酸碱闭路冶炼和杂质元素的绿色分离,过程无废水排放.
- 万林生邓登飞赵立夫李红超徐国钻梁勇
- 关键词:钨
- 配料问题优化算法的数据分析与评价
- 2012年
- 针对铜闪速熔炼配料优化问题,简单介绍了一种配料优化算法。通过与另一种优化算法作多次重复计算数据对比,用正态分布、数学期望和标准方差统计学知识客观地分析和评价了这种算法。
- 刘秀黄金堤张鹏武金鹏李俊朝邓登飞
- 关键词:进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