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岩
-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术式的经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肠胆反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目前认为,十二指肠胆道反流是引起胆道反复感染,进而导致胆道结石再发和胆道狭窄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应用以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为基础的微创治疗胆总管结束的技术开展颇为广泛。它主要包括ERCP、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n dilation,EPBD)、胆管结石碎石取石术、胆总管支架植入术和鼻胆管引流术六大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采用不同术式的EST,即EST中切口和EST小切口+EPBD术,在术后早期对患者十二指肠胆道反流的影响。方法: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男30例,女33例,予行经内镜下逆行的胆胰管造影(ERCP)后分别采用不同术式EST,术后安放胆总管引流管。术后1周留取胆汁采用口服核素和测定胆汁中的胃蛋白酶Ⅰ、Ⅱ的浓度,对十二指肠胆道反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测定。结果:EST中切口术组、EST小切口+球囊扩张(EPBD)组分别与无EST组相比,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7,P=0.416)。行EST中切开和小切开+球囊扩张患者胆汁中的锝计数明显高于无EST组,且这两组不同术式的患者锝计数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行EST中切口者、EST小切口+球囊扩张术者胆汁中的PGⅡ质量浓度明显低于无EST组(P<0.05),但是EST中切口者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术后两组间胆汁中PGⅡ的质量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行EST中切口取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手术早期较易发生十二指肠胆道的反流。因此,建议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尽量选择行EST小切口+球囊扩张术(EPBD)的手术方式。
- 傅骏曹超邢岩黄春兰陆颖影曾悦
- 关键词:胆石症肠胆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