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阳
- 作品数:14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基于FerryBox系统的渤海海峡表层海水水质及溢油监测被引量:1
- 2018年
- 利用调查船上FerryBox系统集成TriOS的Oil探头和CDOM探头对渤海海峡表层海水进行观测,获取冬季渤海海峡的水质分布数据,分析发现Oil探头与CDOM探头数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渤海海区水质参数具有明显的分区特点,其分布受海峡水动力的影响,FerryBox的海水水质在线监测功能可以为海区环境监测、溢油探测等提供一种新思路。
- 唐诚刘斌刘欣王业宝侯朝伟郑向阳张华
- 关键词:渤海海峡
- 2008年黄海绿潮路径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9
- 2011年
- 利用FVCOM模式拉格朗日粒子跟踪模块模拟了2008年5月到7月黄海绿潮漂移路径,根据遥感图像选取粒子跟踪的初始位置和初始时刻,模式中加入M2,S2,K1,O1四个主要分潮和Quickscat每日风场资料作为驱动,模拟的粒子运动的主要路径和到达青岛近岸的时间与遥感图像对比都比较吻合。该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前人关于青岛绿潮来源于苏北沿岸这一结论,又表明FVCOM模式可以为以后的绿潮生态模型研究提供背景流场。
- 郑向阳邢前国李丽施平
- 关键词:FVCOM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影像夜光藻赤潮提取方法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对目前卫星遥感中夜光藻赤潮识别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UAV)影像夜光藻赤潮提取方法。首先,以UAV采集的高分辨率夜光藻赤潮RGB视频影像作为监测数据,在原有UNet++网络基础上,通过修改主干模型为VGG-16,并引入空间dropout策略,分别增强了特征提取能力并防止过拟合;然后,使用ImageNet数据集预先训练的VGG-16网络进行迁移学习,以提高网络收敛速度;最后,为评估所提方法的性能,在自建的赤潮数据集Redtide-DB上进行实验。所提方法的夜光藻赤潮提取总体精度(OA)为94.63%,F1评分为0.9552,Kappa为0.9496,优于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这3种机器学习方法及3种典型语义分割网络(PSPNet、SegNet和U-Net)。在模型泛化能力测试中,所提方法对不同拍摄设备和拍摄环境的夜光藻赤潮影像表现出一定泛化能力,OA为97.41%,F1评分为0.9659,Kappa为0.938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夜光藻赤潮自动化、高精度的提取,可为夜光藻赤潮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李敬虎邢前国郑向阳郑向阳王丽丽
- 关键词:夜光藻赤潮无人机视频处理
- 漂浮大型藻运移高分辨率遥感观测:以黄海浒苔绿潮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遥感是海表漂浮大型藻监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卫星(Sentinel-2 MSI、GF-6 WVF、HY-1C/D CZI)获取的3组像对,对不同尺度的黄海漂浮大型藻浒苔斑块及其精细化运移过程进行了观测。其中,基于HY-1C/D双星组网实现了2.45 h内50 m分辨率级别的斑块点对点跟踪,在观测时段,风与海洋潮流的方向较为一致,二者效应叠加,使得浒苔的运移速度相对较高,平均运移速度为0.380 m/s。在10 m级分辨率的MSI、WVF影像上,浒苔斑块的水团锋面或辐聚区在不同观测角下,会导致更多或更少的入瞳太阳耀光呈现出亮、暗的区域由太阳耀光异常表征的这类辐聚区在近30 min内持续存在,且发生了明显迁移,其平均速度约为0.2 m/s。基于厘米级超高分辨率无人机图像可实现秒级至分钟级别的漂浮大型藻运移观测,平均速度为0.066 m/s,小斑块浒苔受风的影响,沿风向呈链条状分布特征,两者夹角小于15°。结果显示,浒苔斑块多呈条状,其延伸方向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与风向的一致性,显示出风对浒苔斑块运移的影响;基于太阳海表耀光表征的海流辐聚区及浒苔斑块的空间位置变化,体现了海流动力过程对浒苔运移的影响。本研究显示,通过高时空分辨率的光学像对可对海表漂浮大型藻的运移精准观测,可望用于其运移物理动力机制的研究。
- 刘海龙邢前国丁静丁静刘建强郑向阳李琳吴玲娟
- 关键词:运移绿潮浒苔
- 一种RGB三波段定量测量水体偏光反射比的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GB三波段的水体偏光反射比定量测定方法与装置,所述装置由图像采集终端、偏振镜、计算机组成,基于该装置采集的图像,利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定量估算目标水体的偏光反射比。偏光反射比包含光波不同振动方向的...
- 邢前国郑向阳
- 文献传递
- 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影像的黄、东海绿潮影响区检测被引量:36
- 2011年
- 利用不同空间分辨率、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对2007—2010年间黄海、东海发生的绿潮(大型绿藻———浒苔)进行了监测与评估。江苏北部浅滩沿岸水体浑浊,浒苔在该海域中光谱混合现象严重,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有利于其检测;在水体极浑浊的射阳河口检测到的浒苔离岸最近距离为1 km左右。反演结果表明,浒苔在5月初会沿苏北沿岸流向南漂移、影响东海海域;随着东亚夏季季风的加强,浒苔主要漂向南黄海并影响山东半岛邻近海域;在有利的风和海流作用下,亦可横跨黄海、影响朝鲜半岛南部邻近海域。
- 邢前国郑向阳施平郝佳佳禹定峰梁守真刘东艳张渊智
- 关键词:绿潮浒苔遥感
- 北部湾南部重力柱状样的MSCL地声学性质测量及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钻孔多参数连续记录仪(multi-sensorcorelogger,MSCL),对在南海北部湾南部海区所取得的6个孔重力柱状样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连续P波波速、湿密度和孔隙度数据。在室内实验室对柱状样分样之后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孔隙度与湿密度的测定。利用不同的统计回归方法对所获得的6个柱状样的孔隙度与P波波速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比室内测量的P波波速、湿密度、孔隙度,建立了基于孔隙度数据对沉积物P波波速进行预测的方法,对MSCL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MSCL测量结果与实验室柱状样测定结果较为吻合。样品所在深度对声速的变化影响不大。孔隙度与声速的多项式回归,样条插值回归和GAM模型回归都获得了较高的相关系数,GAM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较为接近测量值的声速预测方法。MSCL用来测量海底沉积物,可以获得大量的高密度、高精度的沉积物地声学及其他参数数据,但是,如果空气混入沉积物样品中则会导致MSCL测量结果失真。该研究为使用MSCL在区域海底地声学性质、恢复区域海洋沉积历史、海底地声学模型建立等研究提供了参考。
- 唐诚郑向阳李艳芳刘欣夏真
- 渤海湾中部波浪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文章利用渤海湾中部一测波站一年的波浪观测资料,分析该处波浪的特征,包括波高、波周期、波向的年统计特征,季节变化规律,不同级别的波浪出现频率等。研究发现此位置处出现较高波浪的频率较低,较大的波浪多出现于秋季和冬季,东北向波浪占据优势。文章还利用ECMWF全球风场数据分析了大浪与当地风的关系,发现在大浪期间波高与风速、波向与风向有较强的相关性,文章利用线性回归定量给出了不同风向下风速和有效波高的关系。
- 祁祥礼郑向阳谌业良
- 关键词:波浪特征
- 一种高泥沙含量水体表层叶绿素a浓度反演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泥沙含量水体表层叶绿素a浓度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光谱仪获取中心波长分别在λ<Sub>1</Sub>、λ<Sub>2</Sub>、λ<Sub>3</Sub>三个谱段的反射率数据:R<Sub>1</S...
- 邢前国刘海龙郑向阳李琳
- 文献传递
- 基于ECharts的FerryBox水文数据可视化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为实现 FerryBox 数据真实、高效的可视化表达,针对该系统采集数据时数据空间和时间同时变化等特点,在全面分析了目前 FerryBox 数据可视化方案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图表库 ECharts.js及 Web 前端技术,提出了一套 FerryBox 交互式可视化方案。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可以为 FerryBox 在水环境观测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可视化平台。
- 刘斌唐诚唐诚郑向阳李艳芳
- 关键词:可视化渤海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