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 作品数:3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22年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显著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多种细胞、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信号转导通路都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其中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RA发病关系紧密,在血管翳形成、滑膜炎症、骨破坏等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从MAPK信号通路在RA发病中与多种关键细胞、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了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RA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抗RA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 肖卓然 张海萍 何瑜芳 潘璇 郑恩平 陈冰 俞昌喜 杨渐关键词: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通路 类风湿关节炎 雌性Lewis大鼠佐剂诱导关节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模型及其评价方法。方法将20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AA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在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趾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AA模型,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通过动物体质量、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MWT)、后足容积、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指标对模型进展进行评价。分别在建模后第14,28天取材进行踝关节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大鼠肝脏、脾脏及胸腺质量对于体质量的相对质量。结果AA模型大鼠注射CFA后可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其病程呈阶段性特点。注射后第1-14天为急性期及相对缓解期,主要表现为注射足机械痛阈降低(P<0.001)、足容积增加(P<0.001)以及AI评分的升高(P<0.001),血液学检查可见WBC升高(P<0.001)和ESR加快(P<0.001);至建模第14天时模型大鼠肝脏(P<0.01)、脾脏(P<0.05)及胸腺(P<0.05)相对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注射足踝关节HE染色则以炎症表现为主;第15-28天为模型病程进展的慢性期,特征性表现为开始出现对侧足的疼痛(P<0.05)和肿胀(P<0.05),此阶段AI评分进一步升高(P<0.001),体质量减轻(P<0.05),WBC与ESR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注射足踝关节出现结构的破坏。结论成功建立了AA大鼠模型及模型的评价方法。 陈璐璐 钟晓岚 朱颖敏 陈冰 杨渐 杨渐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HPLC法同时测定玉泉丸中5个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玉泉丸中5个成分(葛根素、甘草苷、异甘草苷、大豆苷元和甘草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RP-HPLC-DAD),在UltimateTM XB-C18色谱柱(250×4.6mm,5μm)上,优化获得以乙腈(B)-水(0.2%甲酸)(A)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条件;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280和340nm,柱温30℃。结果 5个活性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在各自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87.5%-104.3%。相对标准偏差≤3.3%(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为玉泉丸质量控制提供定量分析方法。 李少光 蔡林雪 姚宏 黄丽英 陈冰 林新华关键词:玉泉丸 甘草 异黄酮类 甘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