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氧化物
  • 2篇氧化物燃料电...
  • 2篇阴极
  • 2篇阴极材料
  • 2篇燃料电池
  • 2篇热膨胀
  • 2篇热膨胀系数
  • 2篇固体氧化物
  • 2篇固体氧化物燃...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烧结性
  • 1篇烧结性能
  • 1篇中温固体氧化...
  • 1篇中温固体氧化...
  • 1篇微观结构
  • 1篇纳米
  • 1篇纳米AL2O...

机构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陈涵
  • 4篇郭露村
  • 4篇顾海涛
  • 1篇郑益锋
  • 1篇周明
  • 1篇朱小芳
  • 1篇高凌
  • 1篇曹悦

传媒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压电与声光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Pr_(2-x)Sr_xCoO_(4+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Pr2-xSrxCoO4+δ(x=0.8,1.0,1.2).通过XRD、SEM、热膨胀法、直流四探针法、交流阻抗谱法和循环伏安法对该体系材料的晶体结构、热膨胀系数、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粉体均形成了单相K2NiF4结构,Pr0.8Sr1.2CoO4+δ与电解质材料Sm0.2Ce0.8O1.9(SDC)在1100℃空气气氛下混合烧结,未生成杂相.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随着Sr含量的增加而升高.800℃时样品的电导率均大于100S/cm.随着Sr含量的增加,极化电阻减小,Pr0.8Sr1.2CoO4+δ在空气中的极化电阻最小,700℃为0.29Ω·cm2。
曹悦顾海涛陈涵郑益锋周明郭露村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热膨胀系数
纳米Al2O3对Si3N4陶瓷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SiN陶瓷由于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优异的抗热震性,被作为高温结构陶瓷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断裂韧性不高,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本研究通过添加少量纳米级烧结助剂,改善 SiN陶瓷的微观结构,提高 SiN陶
顾海涛陈涵郭露村
文献传递
IT-SOFC阴极材料Sr0.8Ce0.2Mn1-xCuxO3-δ的性能研究
本研究用固相法合成了SrCeMnCuO(x=0,0.1,0.2,0.3,0.4)阴极材料和SmCeO电解质材料,并对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电导率、电化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随着Cu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热膨
顾海涛高凌陈涵郭露村
文献传递
Ca^(2+)和Cu^(2+)掺杂对铬酸锶镧烧结及电性能的影响
2010年
La_(0.85)Sr_(0.15)CrO_3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普遍使用的连接材料,但其难以烧结致密。该文考察了Ca^(2+)和Cu^(2+)分别在La位和Cr位取代对La_(0.85)Sr_(0.15-x)Ca_xCr_(1-y)Cu_yO_3(x=0~1、y=0.2~0.8)连接材料烧结性能、电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x=0.05、y=0时,材料La_(0.85)Sr_(0.1)Ca_(0.05)CrO_3的电导率显著提高,800℃时达到20.1 S/cm。研究La位和Cr位共掺杂发现,x=0.05、y=0.05时的试样烧成温度降低了100℃,体积密度提高31.6%,同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与8YSZ电解质材料匹配。
朱小芳顾海涛陈涵郭露村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烧结性能热膨胀系数电导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