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晶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内障
  • 10篇白内障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4篇原发性
  • 4篇闭角
  • 4篇闭角型
  • 4篇闭角型青光眼
  • 3篇原发性闭角型
  • 3篇原发性闭角型...
  • 3篇手术
  • 3篇房角
  • 3篇超声
  • 2篇眼球震颤
  • 2篇眼压
  • 2篇原发性开角型
  • 2篇原发性开角型...
  • 2篇震颤
  • 2篇术后
  • 2篇先天

机构

  • 16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6篇刘晶
  • 10篇肖林
  • 5篇刘利
  • 4篇徐冰
  • 3篇褚利群
  • 3篇王冰松
  • 2篇畅立斌
  • 2篇徐景美
  • 2篇董宁
  • 2篇卢艳
  • 2篇张婕
  • 2篇石红
  • 1篇王涛
  • 1篇吕鸿琴
  • 1篇姚晶磊
  • 1篇王薇
  • 1篇王宁利
  • 1篇肖琳
  • 1篇曹凯
  • 1篇黄俊

传媒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眼外伤职业眼...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中医眼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改善眼球震颤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行双眼白内障摘出术后,眼球震颤的变化以及对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21例(42眼)接受同期双眼白内障摘出手术,观察这一手术前后视力、眼球震颤以及与手术年龄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球震颤幅度有所减轻,5例术后眼球震颤消失。与是否早期手术及手术年龄无相关性。双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手术后视力改善程度与手术年龄无相关性。结论提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并眼球震颤不是判断手术预后差的必然指征。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存在获得良好视力和眼球震颤改善的可能,双眼同期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使眼球震颤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肖林张婕黄俊刘利刘晶
关键词:白内障先天性眼球震颤白内障摘出术
房角狭窄和虹膜参数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定量分析虹膜参数与房角狭窄的相关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以医院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分为房角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查,将采集到的UBM图像存储并做进一步定量分析。测量的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宽度(anterior chamber width,ACW)、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 distance,AOD)、虹膜膨隆度(iris curvature,Iris C)、虹膜厚度500(iris thickness 500,IT500)、虹膜厚度1500(iris thickness1500,IT1500)、虹膜根部附着点距离(iris root distance,Iris D)。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87例,包括房角狭窄眼102例(54.5%)和正常对照85例(45.5%)。房角狭窄组的ACD、ACW、AOD和Iris D分别为(2.09±0.23)mm、(11.28±0.41)mm、(0.086±0.083)mm、(0.086±0.093)mm,均较正常对照组的(2.69±0.32)mm、(11.49±0.38)mm、(0.279±0.134)mm、(0.185±0.105)mm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房角狭窄组的Iris C、IT500和IT1500分别为(0.365±0.124)mm、(0.492±0.097)mm、(0.532±0.081)mm,均较正常对照组的(0.256±0.109)mm、(0.453±0.082)mm、(0.494±0.079)mm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CD、ACW、Iris C、IT500和Iris D与AOD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房角狭窄眼与Iris C高、周边虹膜肥厚和虹膜根部附着点靠前相关。
王冰松刘晶姚晶磊王宁利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
新疆喀什地区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复明手术探讨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评价和分析新疆喀什地区假性剥脱综合征(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PES)白内障手术。方法本资料来自2004年6~8月在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健康快车”完成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诊断PES组有74例(74眼)。间隔随机抽样设置非PES组作对照组(448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手术复杂性(合并小瞳孔、晶状体悬韧带离断、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等)。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复杂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S白内障手术后仍可获得良好的复明效果。新疆喀什地区(3个月)比较集中发现PES白内障,推测该地区是我国PES高发区。
肖林刘利张婕刘晶吕鸿琴
关键词:白内障
Fractalkine 及其受体在5 XFAD 模型小鼠视网膜黄斑变性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Fractalkine(CX3CL1)及其受体在5XFAD模型小鼠视网膜损伤黄斑变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6月龄5XFAD小鼠和6月龄野生型小鼠各12只。摘取眼球制作冷冻切片,使用淀粉样蛋白β( Aβ)、CX3CL1和CX3CR1单克隆抗体行免疫荧光检测。使用CD11b和CD68单克隆抗体分别与CX3CR1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共表达研究以检测CX3CR1阳性细胞的来源。制备视网膜的总蛋白和总mRNA提取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CX3CL1及其受体CX3CR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6月龄野生型小鼠相比,6月龄5XFAD小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内有明显的Aβ沉积。(2)与6月龄野生型小鼠相比,6月龄5XFAD小鼠的视网膜中CX3CL1明显上调,CX3CL1主要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而其受体CX3CR1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表达也明显上调。(3)与6月龄野生型小鼠相比,6月龄5XFAD小鼠眼内CX3CL1和CX3CR1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4)免疫荧光共表达结果显示CX3CR1与CD11b有显著的共表达,双阳性细胞集中于神经节细胞层;而CX3CR1与CD68无共表达。结论 Fractalkine及其受体可能与Aβ诱导的5XFAD小鼠视网膜损伤的炎症机制相关。
褚利群卢艳Karen Wu徐冰刘晶周全
关键词:黄斑变性淀粉样蛋白
眼球震颤与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效果
目的:评价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同期行双眼白内障摘除术对视力预后的影响以及术后眼球震颤的变化。资料与方法:收集1999年~2005年我院先天性白内障手术142 例资料。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眼球震颤21例42只眼接受
肖林刘利刘晶
文献传递
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跟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房角关闭小于1/2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关闭大于1/2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结果术后随访22只眼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平均眼压为(12.1±3.9)mmHg,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有提高,视力0.5及以上者16只眼,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增加,19只眼术后房角全部开放。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安全、降眼压确切、增进视力和开放房角的效果。
刘晶畅立斌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
激光治疗不同房角状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刘晶
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白内障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患者8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达9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为原发...
褚利群徐冰徐景美卢艳肖琳刘晶曲建之
关键词:小柳原田综合征并发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治疗
真空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真空小梁成形术(PN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及高眼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设计。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POAG及高眼压症患者共58例(105眼)。入选患者治疗前进行眼科常规检查、眼压(Goldman眼压计)、房角镜、视野检查。患者单眼或双眼进行PNT1000型治疗仪(Ophthalmic 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治疗。观察首次治疗后1h、1d、1周、2周、1个月、3个月眼压、视力、眼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种类。首次治疗后1周重复治疗1次。结果:58例(105眼)患者治疗前眼压为(23.7±4.2)mmHg、视力(LogMAR)为0.21±0.12、眼局部平均应用降眼压药物种类(2.23±0.72)种。治疗后1h、1d、1周、2周、1个月、3个月各时间点眼压分别为(23.0±3.6)、(19.8±5.1)、(18.2±4.0)、(19.0±5.1)、(19.3±3.8)、(19.9±3.8)mmHg;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0.70、3.90、5.50、4.70、4.40、3.80mmHg,除治疗后1h外,其余各时间点较治疗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d、1周视力为0.08±0.06、0.09±0.05;较治疗前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眼局部平均应用降眼压药物种类为(1.32±0.68)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NT术可有效地降低POAG和高眼压症患者的眼压、减少眼局部平均应用降眼压药物种类,使视力短暂改善。
刘晶王冰松肖林
关键词:真空小梁成形术高眼压症眼压
白内障术后短期内屈光变化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短期内屈光变化的影响因素。资料与方法:收集2002~2006年6月之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一周视力下降≥2行,并通过屈光矫正可明显提高视力的病例,进行分析、记录白内障术后第一天视力、瞳孔及屈光矫...
肖林刘利刘晶石红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