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瑕玉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叶酸
  • 2篇基因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亚甲基四氢叶...
  • 1篇易感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易感性
  • 1篇四氢叶酸
  • 1篇四氢叶酸还原...
  • 1篇细胞
  • 1篇腺癌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 1篇酶基因多态性
  • 1篇基因多态性

机构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2篇阚祥绪
  • 2篇汪旭
  • 2篇吴瑕玉
  • 1篇夏晓玲
  • 1篇曹能
  • 1篇邹天宁

传媒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营养学报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叶酸、核黄素及MTHFR C677T多态性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叶酸、核黄素及MTHFR C677T多态性对人淋巴细胞遗传稳定性的综合影响。方法:利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技术分析了叶酸(20、200nmol/L即LF、HF)和核黄素(1、500nmol/L即LR、HR)不同浓度组合以及MTHFR C677T多态性对9d培养的人淋巴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对于任何MTHFRC677T基因型,LFHR组的遗传损伤程度居所有浓度组合之首,而HFLR组则最低(P<0.05),高叶酸条件下的微核化双核细胞(micronucleated binucleated cell,MNedBNC)、核芽(nuclear bud,BUD)和核质桥(neacleo plasmic bridge,NPB)频率分别是低叶酸浓度的34.9%、30.6%和35.5%;高核黄素条件下的遗传损伤频率约比低核黄素高7.0%~12.7%;MTHFR677CC基因型遗传稳定性显著高于突变纯合子677TT(P<0.01);叶酸对MNedBNC、BUD、NPB的变异贡献率分别达到71.1%、69.0%和68.2%(P<0.001);核黄素对BUD、MTHFR C677T多态性对MNedBNC和BUD的变异贡献虽达到显著水平,但均不及叶酸;叶酸、核黄素和MTHFR C677T基因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基因组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叶酸、核黄素和MTHFR C677T多态性以不同程度影响基因组稳定性,其中叶酸是本实验条件下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
汪旭夏晓玲吴瑕玉阚祥绪曹能
关键词:叶酸核黄素MTHFRC677T多态性基因组稳定性
云南人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型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代谢的关键性酶,其催化作用决定了DNA甲基化与DNA合成之间的平衡。MTHFR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叶酸代谢结局,从而构成肿瘤风险因子。研究分析了MTHFR各基因型在云南籍乳腺癌人群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初步探索了MTH-FR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多重PCR-RFLP技术,对125例云南籍乳腺癌患者和103例正常人群MTHFR677位点1298位点多态性进行筛查。结果未发现MTHFRC677T和A1298C基因型频率在乳腺癌和对照样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在目前样本条件下,上述两个MTHFR位点基因型多态性与云南籍人群的乳腺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阚祥绪邹天宁吴瑕玉汪旭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乳腺癌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