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柴油
  • 3篇柴油机
  • 2篇内燃
  • 1篇压降
  • 1篇载荷
  • 1篇增压
  • 1篇增压柴油机
  • 1篇中冷
  • 1篇中冷器
  • 1篇水冷
  • 1篇水流
  • 1篇提前角
  • 1篇艇体
  • 1篇喷水推进
  • 1篇喷油
  • 1篇喷油定时
  • 1篇喷油提前角
  • 1篇倾斜角
  • 1篇燃机
  • 1篇燃烧

机构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张文
  • 3篇苏石川
  • 2篇厚阳
  • 2篇戴成龙
  • 2篇张力
  • 1篇王波
  • 1篇徐华平
  • 1篇陈洁
  • 1篇雷洪涛
  • 1篇陆锦华
  • 1篇史俊
  • 1篇高翔
  • 1篇高强

传媒

  • 3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内燃机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某艇用高速柴油机风冷改水冷设计与分析
2013年
将车用柴油机改为艇用,以柴油机的额定工况为设计工况。针对艇用推进主机冷却系统的工作特点,对中冷器和淡水冷却器分别进行改造设计,确定主要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将设计计算所得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设计符合艇用柴油机冷却要求。
史俊张文陈洁
关键词:中冷器水冷传热系数压降
高海拔增压柴油机喷油定时模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在海拔3 500m和海拔4 550m环境下对某增压柴油机进行外特性试验,重点研究了喷油定时对柴油机高海拔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油提前后,柴油机在两个海拔高度下功率最高提升了6.32%和5.78%,燃油消耗率分别平均下降了8.40%和4.59%,涡前排气温度及增压器转速满足柴油机参数控制要求。结合缸内燃烧数值模拟分析,发现高海拔高转速下喷油提前角较大时,碳烟排放增加,缸内燃烧反而变差。
徐华平张文周晨张力厚阳陆锦华
关键词:内燃机增压柴油机喷油提前角
进水口面积对喷水推进进水流道流动性能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以某平进水口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进口的长度和进口处流道背部的曲线形状建立了4种不同进水口面积的流道模型.通过计算不同进速比(IVR)得到流道内流场的流动特性,分别从流道出口速度加权平均角,壁面空化情况、流道过流损失分析不同进水口面积对进水流道流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水口面积的增加和流道背部斜面曲线形状的改变,提高了流道出口截面的出流质量,主要表现在IVR在1以下时流道出流加权平均角增加1°~2°,进水流道上壁面压力系数在IVR=1时轴附近增加0.05~0.1,上壁面与船体相切处增加0.73~0.17,下壁面压力系数增加主要表现在IVR较小的情况增加0.1~0.25.流道过流损失ξ增加0.047~0.007表明流道过流损失减小.进水口面积的增加对唇角处水流冲击产生的压力峰值影响较小.
张文苏石川冯学东戴成龙高翔
关键词:喷水推进进水流道计算流体力学
某高速艇用柴油机涡流燃烧室节流通道的优化计算分析
2014年
基于ECFM-3Z燃烧模型建立高速艇用涡流室柴油主机工作过程模型.在经过台架试验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不同连接通道倾斜角下上止点前后5°CA时刻的燃烧室内流场的分布情况和上止点后15°CA时刻缸内的温度分布云图,以及由此得出的涡流燃烧室缸内燃烧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连接通道倾斜角度越大,涡流室内的能量损失越小;主燃室内的混合气速度越高,燃油与空气混合的越好.当倾斜角度由35°增大到45°时,缸内压力升高0.37 MPa,温度上升65 K且燃烧重心提前,NOx排放上升,碳烟排放下降,功率得到提高.综合考虑,选择45°连接通道倾斜角对高速艇用柴油主机最为有利.研究结果为涡流室柴油机在高速艇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苏石川厚阳雷洪涛王波张文
关键词:高速艇涡流室柴油机缸内燃烧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落水冲击响应及可靠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自由抛落式救生艇入水过程开始时,艇体与水面接触瞬间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脉冲,这一脉冲力有可能造成救生艇内部结构失效.在救生艇入水过程中,存在固、液、气三相的耦合,其过程较为复杂.文中以某救生艇为研究对象,主机配置为380 J,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入水冲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自由抛落后冲击载荷对艇体的冲击响应.最终得出:最大变形发生在入水时间t=0.35 s,即救生艇开始向水面浮升的时,最大变形量为34.3 mm;最大应力发生在t=0.035s,为95 MPa,应力变化在材料承受范围内,艇身不会被破坏.
苏石川戴成龙史俊张文张力高强张顺东
关键词:冲击载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