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庆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节力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多焦点人工晶...
  • 1篇修补术
  • 1篇眼眶
  • 1篇眼眶骨
  • 1篇眼眶骨折
  • 1篇眼轴
  • 1篇眼轴长
  • 1篇眼轴长度
  • 1篇症状
  • 1篇入路
  • 1篇神经麻痹
  • 1篇视觉症状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入路
  • 1篇手术时机
  • 1篇塑形术
  • 1篇内斜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徐庆
  • 3篇李超
  • 3篇李斌
  • 1篇范先群
  • 1篇郑波涛
  • 1篇罗敏
  • 1篇刘嫣

传媒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初发性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初发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8-15岁的初发性近视患者94例(94眼),其中41例配戴角膜塑形镜,53例配戴框架眼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 a随访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比较戴镜1 a后停戴1个月等效屈光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UCVA为4.46±0.16,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 a分别为5.00±0.17、5.05±0.13、5.04±0.06、5.02±0.06、5.0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417,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组1 a后等效球镜度为(-2.27±0.54)D,框架眼镜组为(-2.77±0.47)D,分别增加了(-0.33±0.25)D、(-0.88±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77,P=0.016);眼轴分别增加了(0.14±0.21)mm、(0.24±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48,P=0.000)。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初发性近视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裸眼视力;和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轻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的发展。
李斌牛燕李超徐庆
关键词:角膜塑形术眼轴长度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AMO 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植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病例选择标准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组:13例20眼,植入AMO Array SA-40N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单焦点人工晶状体(monofocal intraocular lens,SIOL)组:16例20眼,植入AMOSI-40NB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值,并进行视觉症状的调查。结果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MIOL组的裸眼近视力均明显优于SIOL组(P<0.01),两组间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采用VCTS6000对比敏感度测试卡于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测得两组的对比敏感度,它们在各空间频率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采用CGT-1000对比敏感度眩光测试仪检查得两组间的对比敏感度值在各不同视标空间频率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MIOL组中4例6眼(占30%)、SIOL组中2例2眼(占10%)诉有术前没有的视觉症状发生。患者满意率MIOL组为95%,SIOL组为100%。结论AMOArray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无需戴镜即可获得良好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术后患者对比敏感度值明显上升,其大小与植入多焦点或是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无关。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有一定比例的视觉症状发生,较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多,但不严重影响生活,患者满意率高。
罗敏刘嫣徐庆范先群
关键词:多焦点超声乳化拟调节力视觉症状
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眼科诊治的9例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在显微镜下行内斜视矫正手术,术式采用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术后1周,7例患者的第一眼位基本正位(±10^Δ内),2例欠矫(分别为+15^Δ、+20^Δ),所有患者外转功能明显改善,麻痹眼外转均可过中线;术后1个月,6例患者眼位基本正位(±10^Δ内),3例患者欠矫(分别为+15^Δ、+15^Δ、+30^Δ);术后1年,5例患者眼位基本正位(±10^Δ内),4例患者欠矫(分别为+15^Δ、+15^Δ、+30^Δ、+40^Δ)。结论·显微镜下垂直直肌部分移位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外展神经完全麻痹性内斜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改善眼位,还可有效改善麻痹眼的外转功能,但远期易欠矫。
李斌李超徐庆牛燕
关键词: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
经结膜爆裂性眼眶骨折修补术的手术时机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结膜爆裂性眼眶骨折修补术的手术时机、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21例施行经结膜眼眶骨折修补术的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据伤后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12例、晚期组9例,比较复视、眼球突出度、眶下神经感觉障碍情况,并记录并发症。结果:复视恢复情况:总体治愈情况(16/21,76.2%);早期治疗组治愈率(10/12,83.3%)与晚期治疗组治愈率(6/9,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球突出度恢复情况:总体治愈情况(17/21,81.0%);早期组治愈率(10/12,83.3%)与晚期组治愈率(7/9,77.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眶下神经感觉障碍情况:总体治愈率(12/21,57.1%);早期治疗组治愈率(7/12,58.3%)与晚期治疗组治愈率(5/9,5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结膜切口入路修补眼眶爆裂性骨折是一种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无皮肤瘢痕、并发症少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手术时机在伤后2wk内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为适。
李超郑波涛李斌徐庆
关键词:爆裂性眼眶骨折手术时机手术入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