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光裕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路堤
  • 2篇稳定性
  • 1篇道路工程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性
  • 1篇入渗
  • 1篇入渗条件
  • 1篇渗流
  • 1篇渗流特性
  • 1篇渗透力
  • 1篇水位
  • 1篇水压力
  • 1篇填筑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路工
  • 1篇孔隙水
  • 1篇孔隙水压
  • 1篇孔隙水压力
  • 1篇降雨
  • 1篇降雨入渗

机构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曾铃
  • 3篇邱祥
  • 3篇李光裕
  • 2篇付宏渊
  • 1篇刘新喜
  • 1篇史振宁
  • 1篇唐昊龙

传媒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降雨入渗条件下炭质泥岩路堤动态稳定性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研究炭质泥岩路堤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稳定性,在分析路堤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饱和-非饱和渗流及稳定性分析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考虑路堤内部饱和度、孔隙水压力、渗透力、软化及非饱和效应的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降雨条件下路堤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堤稳定性动态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综合考虑多因素影响下的炭质泥岩路堤稳定性;降雨期间,炭质泥岩路堤内部地下水位逐渐抬升,饱和区渗透力合力先减小,后增大;降雨停止后,路堤内部地下水位迅速降低,饱和区渗透力合力逐渐减小;降雨条件下,炭质泥岩路堤坡面附近非饱和区土体的渗流速度与其孔隙水压力、饱和度变化成正比,饱和区土体沿路堤内部水平向外的渗流速度、渗透力与地下水位变化成正比,沿路堤上部竖直向下的渗流速度、渗透力与地下水位变化成反比;降雨过程中,炭质泥岩路堤安全系数先降低,再升高,后持续降低;降雨停止后,安全系数先迅速恢复,后趋于平缓;降雨初期,路堤饱和区塑性带先扩张,后消散,过坡脚的塑性带基本不变,降雨后期,路堤饱和区塑性带与过坡脚的塑性带均持续增加。降雨终止后,路堤饱和区塑性带与过坡脚的塑性带均逐渐消散。
付宏渊邱祥李光裕曾铃刘新喜
关键词:降雨入渗渗透力
包盖法填筑炭质泥岩路堤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研究包盖法填筑炭质泥岩路堤在降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基于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与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对不同降雨强度和饱和渗透系数影响下炭质泥岩路堤渗流特性及稳定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降雨过程中,坡面附近土体体积含水率升高速度快,其升高幅度和高程、距坡面的距离成反比。降雨停止后,坡面附近土体体积含水率降低缓慢,其降低幅度和高程、距坡面距离成正比。(2)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降雨强度越大,路堤土体孔隙水压力升高越明显,包边土体中正孔隙水压力区域范围也越大。(3)在降雨过程中,路堤饱和渗透系数越大,路堤土体孔隙水压力升高幅度越小。包边土体中正孔隙水压力区域范围也越小。(4)降雨期间,路堤安全系数逐渐降低;降雨停止之后,路堤安全系数缓慢升高。路堤安全系数的大小和降雨强度、饱和渗透系数成反比。
曾铃李光裕邱祥史振宁
关键词:孔隙水压力
水位升降过程中崩解预处理炭质泥岩路堤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为了研究水位升降期间炭质泥岩路堤稳定性,在探讨路堤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渗流及稳定性分析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考虑坡前水位压力、孔隙水压力、孔隙水重力、渗透力、软化、非饱和强度的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对水位升降过程中炭质泥岩路堤渗流特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路堤稳定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能够综合评价多因素影响下炭质泥岩路堤稳定性;水位上升期及高水位恒定期,路堤内部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饱和度均逐渐升高,孔隙水压力升高幅度与高程成反比,饱和度升高幅度与高程成正比,水平向内、竖直向下的渗透力及其峰值、水平向内的位移均先增大,后减小,竖直向上的位移不断增大;水位下降期及低水位恒定期,路堤内部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饱和度均逐渐降低,孔隙水压力降低幅度与高程成反比,饱和度降低幅度与高程成正比,水平向外的渗透力及其峰值、水平向外与竖直向下的位移、塑性应变区面积均先增大、后减小,竖直向下的渗透力呈""形分布。研究成果对库、河岸地区炭质泥岩路堤的修筑及稳定性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曾铃邱祥付宏渊唐昊龙李光裕
关键词:道路工程渗流特性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