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省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5年湖州市疟疾流行病学监测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湖州市2010-2015年疟疾流行特征,为该市疟疾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5年湖州市疟疾报告和日常监测数据,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湖州市报告疟疾病例29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20例,间日疟4例,三日疟1例,卵形疟3例,卵形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29例输入性病例中,28例来自非洲国家,1例来自东南亚国家。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从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4d。结论:近几年湖州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需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业务培训和多部门合作,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其危害。
- 李军伟闻栋刘光涛
-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
- 一例经污染衣物感染布鲁菌病病例调查及其警示被引量:1
- 2021年
-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感染来源主要是由染疫的羊、牛、猪等动物引起,与饲养、接产、屠宰、皮毛加工等直接接触或因食用感染动物的奶和肉制品有关[1]。布病传播存在个别人传人的情况,主要是经胎盘和哺乳的母婴传播、性传播、输血传播和骨髓移植传播等[2]。本研究调查了1例经布鲁菌污染的衣物间接感染的布病病例,现报道如下。
- 刘光涛闻栋李军伟牟晓刚王鑫佳
-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随访警示
- 2009-2015年湖州市手足口病再次罹患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湖州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单次和再次罹患病例的发生率、人群特征及分布规律,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湖州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单次及再次罹患时间、地区、人群、病例类型等分布特征。结果:2009-2015年湖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 638人次,有1 245例2 536人次再次罹患发病,发生率8.56%,其中发病2次的有1 245例,发病3次的有45例,发病4次的有1例。再次罹患发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再次罹患发病距上一次发病间隔时间平均476.90天,间隔时间2年以内的占77.92%(1 006/1 291)。再次罹患与单次罹患重症病例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0.258,P=0.611),两者实验室诊断病例之间EV71型病毒占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P=0.604)。再次罹患发病前后均有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共有8组病例,再次发病以CoxA16型病毒为主(4/8),除1组两次发病为其他肠道病毒外(未进一步检测分型),无病例前后两次发病均为同一病原毒株。结论:手足口病存在一定比例的再次罹患发病,再次罹患不会增加病例转成重症病例的概率,首次患病年龄越小,再次罹患发病的概率越大,故已患手足口病的儿童仍然需要做好手足口病预防工作。
- 刘光涛闻栋朱新凤李军伟张叶群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 湖州市消除疟疾达标考核评估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浙江省湖州市5县(区)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适合该地区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工作,为制订和调整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5年湖州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专报系统中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疫点调查和处置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场对临床医生采取闭卷书面考试进行疟疾诊治知识考核;对检验人员进行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复核3张阴性血片。结果:2010-2015年湖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9例,血检发热病人93 756人次,检出阳性16例,阳性率0.017%,均为输入性病例。5县(区)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有2家单位平均分为18.5分,南浔区平均分最低,为17.5分;疟疾诊治能力考核安吉县平均分最高,为20.0分,南浔区平均分最低,为18.5分;湖州市5县(区)消除疟疾总考核得分均在90分以上。安吉县于2012年,南浔区于2013年,吴兴区、德清县和长兴县于2015年通过消除疟疾县(区)级达标考核。结论:湖州5县(区)均以高分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今后应继续做好消除后监测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 李军伟张鹏闻栋刘光涛陆锦明
- 关键词: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