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喆

李喆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煤层气
  • 3篇区块
  • 2篇盆地
  • 2篇沁水盆地
  • 2篇煤质
  • 1篇油气行业
  • 1篇中孔
  • 1篇资源管理
  • 1篇律法
  • 1篇煤层气开发
  • 1篇煤级
  • 1篇煤体
  • 1篇煤体结构
  • 1篇煤岩
  • 1篇可动性
  • 1篇孔隙
  • 1篇孔隙度
  • 1篇老厂
  • 1篇法律
  • 1篇法律法规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联煤层气有...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康永尚
  • 5篇李喆
  • 2篇张兵
  • 2篇王金
  • 1篇邓泽
  • 1篇刘启鹏
  • 1篇顾娇杨
  • 1篇张守仁
  • 1篇孙良忠

传媒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矿业
  • 1篇2016年煤...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滇东恩洪和老厂煤层气可动性及对产气动态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分析滇东老厂和恩洪区块前期煤层气井排采效果不佳的原因,对滇东老厂和恩洪区块煤层气地质参数进行了系统整理,并对其煤层气可动性-渗透率和解吸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分析2个区块内前期煤层气井的产气曲线,揭示了可动性对产气动态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初始排水速度控制的建议。结果表明:(1)老厂区块和恩洪区块皆属低渗透煤层气区块,老厂区块煤储层渗透率总体上低于恩洪区块,这一差异主要是由2个区块的地应力强度差异引起的;(2)老厂区块煤岩解吸时间总体高于恩洪区块,这一差异主要是由2个区块间煤岩的煤阶差异造成的;(3)由于前期煤层气井初始排水速度过快,2个区块煤层气井峰值产量不高,初始排水速度过快问题在恩洪区块更突出,且恩洪区块煤岩解吸时间较短,在有效应力、快速扩散效应的双重作用下,不利于降压漏斗扩展;(4)老厂区块和恩洪区块煤层气井初始排水速度控制是今后煤层气井排采工作制度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煤岩解吸时间相对较短的恩洪区块,坚持缓慢排水策略更加重要。
康永尚李喆刘娜邓泽邓泽
煤岩孔隙度主控地质因素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被引量:17
2018年
为系统分析煤岩孔隙度主控地质因素及对其煤层气开发的影响,统计分析了全国37个主要煤层气区块/矿区的压汞孔隙度等数据。利用相关趋势分析方法分煤级着重探讨煤级、煤体结构、镜质组、灰分等因素对煤岩孔隙度以及煤层气开发的影响。结果表明:R_(o,max)是储层物性评价的重要参数,低煤级区煤岩孔隙度对R_(o,max)的变化最为敏感,且孔隙度平均值随成熟度升高呈现出高-低-高-低的变化。低煤级区同一煤层气区块/矿区内部,孔隙度变化区间大于高煤级区同一煤层气区块/矿区内部孔隙度的变化区间。中低煤级区,复杂的煤体结构对煤储层物性具有破坏作用;高煤级区,复杂的煤体结构对物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镜质组含量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灰分产率与孔隙度无明显相关性,且在低煤级区镜质组含量和灰分产率与孔隙度均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是孔隙度评价的重要参数;而在中高煤级区,二者对孔隙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煤岩大中孔比例和储层平均渗透率随平均孔隙度的增高而增高,孔隙度大小尤其是孔隙度随煤级的变化规律对不同煤级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刘娜康永尚李喆王金孙良忠姜杉钰
关键词:孔隙度煤级煤体结构
沁水盆地高阶煤吸附时间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的吸附时间直接关系到煤储层的流体可动性,是评价煤储层开发潜力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对沁水盆地寿阳和柿庄区块3#、15#煤层的煤岩测试数据,分析了高煤阶吸附时间的特征,讨论了Rmax、煤质和气体组分等因素对吸附时间的影响...
李喆康永尚姜杉钰张兵王金顾娇杨叶建平张守仁
关键词:煤层气高煤阶煤质
文献传递
沁水盆地高煤阶煤吸附时间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为了达到更好的评价煤储层开发潜力的目的,对直接关系到煤储层流体可动性的煤层吸附时间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沁水盆地寿阳和柿庄区块3、15号煤层的煤岩进行测试,分析了高煤阶煤吸附时间的特征,讨论了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max)、煤质和气体组分等因素对吸附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煤阶,即Rmax是影响煤层吸附时间的主要因素,镜质组/惰质组比值、气体组分φ(CO_2)/φ(CH_4)和φ(CH_4)/φ(N_2)为次要因素,单一的显微组分(镜质组、惰质组)和灰分对吸附时间的影响不大。对高煤阶煤岩而言,当Rmax<2.9%时,吸附时间随Rmax的增大而增大;当Rmax>2.9%时,吸附时间随Rmax的增大而减小,主要是由于随煤岩演化程度增高,煤岩平衡水含量与比表面积综合作用引起煤岩孔隙度、微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下降,导致煤岩吸附能力下降。此外,受各显微组分吸附能力差异、各类气体吸附特点差异及煤层中气体浓度差等因素的影响,镜质组/惰质组、φ(CO_2)/φ(CH_4)和φ(CH_4)/φ(N_2)均与吸附时间表现为负向包络关系。
李喆康永尚姜杉钰张兵王金顾娇杨叶建平张守仁
关键词:煤层气煤质
美国油气行业管理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被引量:5
2018年
美国的油气资源管理发展历史较长,形成的管理模式较完备,研究其油气资源管理模式和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国外政府网站访问、文献调研等方式对美国油气资源管理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分析各管理机构职能及职能关系,总结出美国油气管理模式的特点,总体表现为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职能具体,依法办事、重视协商,市场自由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等特点。最终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油气资源管理提出建议,比如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成立能源信息管理机构等。
胡梦成康永尚王伟洪刘启鹏李喆
关键词: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油气行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