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凯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电池
  • 4篇电化学
  • 3篇锂电池
  • 2篇电化学性能
  • 2篇一致性
  • 2篇值函数
  • 2篇数值仿真
  • 2篇似然估计
  • 2篇球形
  • 2篇协方差
  • 2篇均值函数
  • 2篇极大似然
  • 2篇极大似然估计
  • 2篇函数
  • 2篇核函数
  • 2篇仿真
  • 2篇GPR
  • 2篇LIFEPO
  • 1篇电池组
  • 1篇电动

机构

  • 8篇深圳市计量质...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8篇熊凯
  • 4篇卢文斌
  • 3篇陈少辉
  • 2篇李名兆
  • 2篇周頔
  • 1篇杜春雨
  • 1篇詹秉华

传媒

  • 3篇计量与测试技...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电池
  • 1篇有色金属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神经网络与周期核函数GPR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周期核函数GPR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神经网络核函数以及周期核函数确定协方差函数,以构建GPR预测模型;对GPR预测模型中的均值函数和协方差函数中的超参数进行初始化;利用...
卢文斌周頔陈锐衡李名兆熊凯
文献传递
电动汽车领域先进计量测试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探究了电动汽车汽车领域先进计量测试技术,主要技术方向包括:充电设施现场计量技术、电池性能仿真测试以及充电桩远程计量技术。
熊凯陈锐衡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远程计量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一致性行为数值仿真被引量:3
2020年
建立了电化学-热耦合电池模组模型,模型中各个单体电池的三维热模型分别对应一个电化学模型热源,实现多点对应,双向耦合。通过数值仿真计算模拟电池组700次充放电循环过程,结果表明:内部单体间温度差最大值达到6℃;经过700次循环后电池组内各单体间的容量和内阻的极差值分别是1.396 A·h和9.5 mΩ/m^2。
熊凯蒋跃辉
关键词:一致性充放电循环
碳热还原合成钒掺杂的球形LiFePO_4/C
2014年
通过碳热还原,合成了不同钒掺杂量(x)的球形碳包覆磷酸铁锂(LiFePO4/C)材料LiFe1-xVxPO4/C。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适当的钒掺杂能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x=0.05的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以0.1 C在2.5~4.2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1.1 mAh/g,10.0 C倍率时,放电比容量仍能维持在104.4 mAh/g左右。
陈少辉杜春雨卢文斌熊凯
关键词:球形电化学性能
储能锂电池充放电设备直流电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023年
本文探究了储能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的直流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构建了测量模型,并对设备的直流电压测量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
詹秉华陈少辉熊凯
关键词:不确定度锂离子电池
碳热还原法合成高密度球形LiFePO_4/C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水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高密度球形LiFePO_4/C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实密度测试发现,LiFePO_4/C的振实密度得到显著提高,达到1.553g/cm^3。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适当的碳包覆能改善LiFePO_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0.1C下,2.5~4.2V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7.63mAh/g,10C时放电比容量维持在76.71mAh/g左右。
卢文斌熊凯
关键词:LIFEPO4/C球形电化学性能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动力电池组一致性研究
2019年
本文通过数值仿真技术,以COMSOLMultiphysics为平台,建立电化学热-耦合电池组一致性研究模型,计算得到了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各单体的放电曲线及单体温度变化情况。
陈少辉熊凯
关键词:数值仿真一致性
基于神经网络与周期核函数GPR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周期核函数GPR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神经网络核函数以及周期核函数确定协方差函数,以构建GPR预测模型;对GPR预测模型中的均值函数和协方差函数中的超参数进行初始化;利用...
卢文斌周頔陈锐衡李名兆熊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