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飞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颤动对微创二尖瓣术后患者静态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房颤对微创二尖瓣术后患者的静态肺功能及运动耐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微创二尖瓣术后患者30例,按有无房颤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间基本情况保持均衡。所有患者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进行静态肺功能及症状限制的极量心肺运动测试。肺功能由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两者实测值分别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1秒率表示;运动耐量用峰值时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表示,通气效率用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AT)表示。结果:房颤组表现为轻度限制性肺通气障碍,而窦律组平均肺通气功能正常;房颤组运动耐量水平显著低于窦律组,两组peak VO2/kg分别为17.34±2.82 ml·kg-1·min-1、20.35±4.13 ml·kg-1·min-(1P=0.03);两组间VE/VCO2@AT也有显著性差异(34.48±4.16 vs 29.80±4.51,P<0.01)。结论:二尖瓣术后合并房颤的患者,其肺容积及运动耐量明显低于窦律的患者,运动耐量下降的主要机制为心排血量减少。
- 王亚飞郭兰张晓慎张国林刘智王于领梁崎
- 关键词:二尖瓣手术运动耐量肺功能房颤
- 不同体位和阻力运动对健康人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在坐位和卧位两种不同体位下,观察健康人进行不同强度抗阻运动时心血管反应及主观感受水平的变化。方法:20名观察对象随机采取坐位、卧位,轻、重两种弹性阻力下,进行每组5min,共4组的右侧伸膝抗阻运动的间歇性运动训练,静止期及每次运动前后均采集观察对象的心率、血压和心率变异性、自觉疲劳程度和焦虑水平等指标。结果:不同体位下的心率(HR)、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高频功率(HFms2)、标准化低频功率(LFn.u.)和标准化高频功率(HFn.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体位与阻力的交互作用下这几个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阻力间H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卧位下两级阻力间HR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实验结果提示,体位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明显,而轻阻力负荷下,其阻力差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差异不明显。各项客观指标对于训练过程中机体的变化灵敏性高于主观感受指标。
- 王亚飞王于领梁崎张洲徐智勤
- 关键词:体位抗阻运动心血管反应心率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