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瞿华英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周易
  • 4篇《周易》
  • 3篇列女
  • 3篇列女传
  • 3篇《列女传》
  • 2篇义理
  • 2篇女性
  • 2篇女性观
  • 2篇象数
  • 2篇互文
  • 2篇互文性
  • 2篇价值观
  • 1篇性别
  • 1篇至情
  • 1篇尚礼
  • 1篇生生
  • 1篇诗经
  • 1篇汤显祖
  • 1篇女教
  • 1篇品格

机构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8篇瞿华英
  • 1篇张路园

传媒

  • 2篇山东教育学院...
  • 2篇齐鲁师范学院...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山东工会论坛
  • 1篇第六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周易》“当位”、“得中”思想探微被引量:4
2007年
“当位”、“得中”作为《周易》象数体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儒家一贯的人文价值理想,使儒学思想在易象的外在形式下得到了新的诠释。同时,“位”与“中”又是特定时之下的“时位”与“时中”,因而,位、中、时便构成了《周易》密切联系的三个重要观念,并符示出深刻的学理意蕴。
张路园瞿华英
关键词:周易
学习经典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周易》为例
2017年
以《周易》为代表的当代经典传播,尤其在民间传播领域,还在继续延续着历代过度诠释的两大主流,即极端象数诠释和义理诠释。我们应摆脱过度诠释,走向正解途径:结合时代,回归元典,重温经典。我们在了解作者、读者、世界和经典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破解其密码,了解其精要。
瞿华英
关键词:《周易》象数思维义理
论《列女传》的女性观价值及创作动机
2017年
儒家女教在汉代发展至黄金时期,刘向的《列女传》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专写妇女的专著,为帝王君主提供借鉴的同时,也包含多种女性观。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推动女教发展和肯定女性的多重作用。《列女传》肯定了女性在相夫教子、政治机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女色误国为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列女传》为后世女性文学、史学和对古代女性观研究提供了参考,也反映了古代学术研究最后往往要回归到讽劝当世、惩恶扬善这一"喻教"目的的倾向。
瞿华英
关键词:列女传价值观女教
《牡丹亭》“至情”观被引量:7
2006年
汤显祖以“临川四梦”构建应和时代的“至情”理想,他一生“为情作使”、“为情转易”,《牡丹亭》对至情进行了直接大胆的描写和歌颂。但是作为儒生,合理合法的社会准则依然会作为一个尺度保留在心中。汤氏试图在《牡丹亭》中构筑一个情理兼顾、存理遂欲的人性社会。
瞿华英
关键词:汤显祖牡丹亭至情
《列女传》故事的互文性
2017年
《列女传》在讲述故事、塑造女性典型特征时,互文性是其故事中蕴含主要特点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两方面,首先对于前人认同的故事的借鉴。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我们发现《列女传》的故事与《韩诗外传》《战国策》等古籍中的记载有许多意义上的承继,同时又有作者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目的而进行的创新。其次表现在前人解释的基础上,对文本中所引用的《诗经》进行独特的阐释。《列女传》互文性手法扩大了文章张力,把文本话语和前人话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今天理解的庞大而绵密的故事流和人物形象。
瞿华英
关键词:列女传互文性前理解教化诗经
《履》卦尚礼重技思想管窥
以"礼仪之邦"著称,礼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礼而行、尚礼重技思想可在《履》卦中寻到理论依据,尤其在《履》卦中展示的履礼关系中.其发生源于易中有礼、象中有礼、尚礼重技.《履》卦通过卦爻象和辞...
瞿华英
关键词:传统文化《周易》
文学视野下的《列女传》
《列女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反映妇女生活的专著,其中所表现的女性观点为我们研究古代女性提供了宝贵资料。   本文对《列女传》的研究,是在文学视野下,力求对文本的文学性进行深入挖掘。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
瞿华英
关键词:《列女传》女性观互文性
文献传递
《周易》生生价值观的当代传播被引量:1
2018年
《周易》生生价值观在当代借助融媒体,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民间都通过其象数思维,从不同维度建立在人与天和物不同关系之中,演绎"生生"核心价值观。六十四卦卦卦是生活,爻爻是警示,都是生生不息的方向。《周易》在"推天道,明人事"过程中蕴含的生生不息,以诚敬为基,引人向善。它通过对宇宙生命的考察,反观到人对生的追求,使天道与人性通过生而合一,宇宙本体与人本体合而为一,天道和人道和谐相生。
瞿华英
关键词:《周易》价值观象数义理生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