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姗姗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动车
  • 1篇对流层
  • 1篇人为热源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气温
  • 1篇流层
  • 1篇机动车
  • 1篇机动车保有量
  • 1篇保有量
  • 1篇NO
  • 1篇API指数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热岛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束炯
  • 2篇陈姗姗
  • 1篇张弛

传媒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城市人为热排放分类研究及其对气温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热岛现象愈发严重。利用上海市近50a各区县月均温数据,统计分析了各区与崇明夏季每5a均温差,发现热岛效应由市区中心向郊区延伸,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温差呈较大幅增加,城市热岛现象显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热岛产生机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中人为热排。绘制人为热排放流程图,并将城市人为热源进行分类,分析所有可能成为人为热排放源的设施以便定性及控制研究;对供给,消费和排出3种阶段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归纳,根据目的不同分别使用;分别计算燃油排热和燃煤排热以估算上海市人为热排放总量,统计上海市区和郊区的年均温及年均温差随时间变化及其与人为热排放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最后就上海市夏季空调使用排热对上海市温度影响进行了定性研究,数字化上海市航片得到上海市建筑物分布图,假设楼层和空调密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发现空调排热与地面温度反演有着非常良好的一致性,同时也是造成上海城市高温的主要因素之一。
张弛束炯陈姗姗
关键词:城市热岛人为热源
中国若干典型城市对流层NO_2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0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NO2污染日趋严重。利用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臭氧监测仪)数据得到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5个城市2004年10月~2009年7月的NO2浓度月均值变化的时间序列,分析5个城市的NO2浓度变化特征。并根据2007年1月~2008年12月5个城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NO2污染API指数,推算出近地面NO2浓度月均值,与OMI遥感数据反演的对流层柱浓度进行比较,两组数据有较一致的变化趋势。根据OMI数据得到的该5个城市2005~2008年的NO2浓度年均空间分布,发现中心城区NO2浓度值远高于郊区,形成了城市气候的"混浊岛效应",这与发达的城市交通,高强度的人口活动以及城市局地流场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GOME(Global Ozone Monitoring Experiment,全球臭氧监测实验)NO2浓度年均变化值和1999~2008年5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相关分析,认为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是我国发达城市NO2污染的主要原因。
陈姗姗束炯徐建中
关键词:API指数机动车保有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