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段植被覆盖度动态快速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植被盖度的变化动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候环境的变化,是表征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的一个直接的主导性指标,对其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生态环境变化预报的精度。本研究利用普通照相法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段高寒植被的盖度进行调查研究,并与传统的目估法、目视解译法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段植被盖度进行简单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青藏铁路沿线还是青藏公路沿线,用模型处理法和目视解译法得到的植被盖度结果之间相关系数都最高,分别为R2=0.96和R2=0.97;比较结果表明,用模型处理法比用简单目测法获得的植被盖度更接近实际覆盖度,说明模型处理法适合应用于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段植被覆盖度动态快速测量。
- 龚大鑫贠汉伯窦学诚吴青柏刘永智孙志忠陈浩芮鹏飞李国臣
-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 适用于多年冻土区具有碳通量自动观测性能的OTC系统开发设计被引量:3
- 2015年
- 在现有的OTC内碳通量观测仪器设备基础上,设计开发出一套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L293D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箱盖定时开关,实现了多年冻土区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观测主体箱用透明采光性良好的玻璃纤维材料制成,电机传动采用齿轮传动,箱口和箱盖接触地方用橡胶密封圈包裹,防止箱盖密闭时漏气.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仪最大可能性的减小了当前模拟增温条件下碳通量观测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的降低观测费用,提高了数据的连续性,基本上实现了多年冻土区模拟增温条件下碳通量较为精确地自动、连续观测.试验表明:在气象条件相对较好的2013年5月15日,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仪观测结果和传统OTC内利用LI-COR6400观测结果规律性都较强,野点较少,二者相关性显著(R2=0.96);而在气象条件相对较差的2013年9月1日,OTC内碳通量自动观测仪观测结果受外界干扰小,观测结果规律性强,野点较少;而传统OTC内利用LI-COR6400观测结果规律性较差,野点较多,数据可信度不高,二者观测结果相关性不显著(R2=0.67).
- 贠汉伯吴青柏芮鹏飞陈浩孙志忠俞祁浩陈继王俊峰
- 关键词:多年冻土区模拟增温碳通量
- 黑河上游山区典型站的水热过程模拟研究被引量:19
- 2013年
- Noah LSM陆面过程模型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陆面的水热过程模拟,但在高寒山区的适用性研究并不充分,目前还没有在黑河上游高寒山区应用的案例.利用Noah和黑河上游两个典型站(大冬树山垭口站和阿柔站)2008—2009年的观测数据,对两站的水热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比较模拟结果和实测的地温和液态水含量,表明Noah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该地区的水热过程.Noah对观测站的地温模拟较好,但冬季存在一定偏差;液态水含量的模拟总体偏低,表层液态水含量在春季土壤融化期的模拟偏差较大.以上现象与该地区土壤异质性较大、春季融化期土壤冻融过程中土壤含冰量判定存在偏差、冬季降水量观测不准等有关.此外,结合模拟结果,讨论了观测数据的质量问题.
- 陈浩南卓铜王书功赵林
- 关键词:LSM陆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