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琦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水化学
  • 2篇水资源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水环境
  • 1篇伊犁河谷
  • 1篇伊犁盆地
  • 1篇载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足迹
  • 1篇生态足迹理论
  • 1篇水化学特征
  • 1篇水环境
  • 1篇水文地球
  • 1篇水文地球化学
  • 1篇水资源承载
  • 1篇水资源承载力
  • 1篇同位素
  • 1篇盆地

机构

  • 4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4篇韩琦
  • 3篇姜纪沂
  • 3篇李瑛
  • 1篇迟宝明
  • 1篇刘春平
  • 1篇史志广
  • 1篇刘慧文

传媒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节水灌溉
  • 1篇河南水利与南...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9
2017年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重点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亟需开展。从城市、区域和流域的尺度,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研究从针对于局部领域逐渐发展到对人地关系系统的综合分析;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性,从常规趋势法,到多承载因子综合评价的模糊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再到引进生态生产性土地进行间接评价的生态足迹法和进行整体最优化分析的多目标决策法,最后到引进计算机仿真技术动态模拟的系统动力学方法。还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和评价方法等基础研究还会持续进行,生态环境问题将会被更多地纳入研究范畴,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技术结合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韩琦姜纪沂李瑛史志广尹鹏浩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
新疆伊犁河谷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综合运用图解法、格鲁布斯检验法、夏皮洛-威尔克检验法等,对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进行分析与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平原区地下水阳离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HCO3-Ca-Mg、HCO3-SO4-Ca-Mg;该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为主,还与人类活动有关。地下水化学元素分布类型以对数正态分布为主,正态分布较少,无偏态分布类型。研究结果对该区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判断环境污染程度及评定环境质量的优劣,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刘慧文姜纪沂刘春平李瑛韩琦
关键词:伊犁河谷水化学特征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值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伊犁河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水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国家,尤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可...
韩琦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
文献传递
基于环境同位素与水化学的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被引量:9
2016年
为实现伊犁河谷重点平原区(霍城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以伊犁河谷地下水资源及环境问题调查工作为基础,采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方法,开展霍城县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模式研究。研究表明:(1)本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北部山区地表径流的入渗补给,并表现出自北向南的径流特征;在平原区中部,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频繁;分布于平原区南部的地下水溢出带为本区地下水的天然排泄区。(2)沿地下水径流方向溶解性总固体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由HCO_3—Ca型转变为HCO_3·SO_4—Ca·Mg型。随地下水埋深增大循环速度减缓,δD、δ^(18)O和~3H含量降低;局部区段中深层地下水因开采强度大,表现出的更新能力更强。此外,~3H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该区降水和地表径流在转化为地下水的过程经历了较长的时间。
靳书贺姜纪沂迟宝明李瑛韩琦
关键词:伊犁盆地水化学环境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