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松爽 作品数:57 被引量:491 H指数:13 供职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在众多场景(如物体识别,图像分类)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这项技术在烟叶生产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空间与发展潜力。综述了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现状,重点讨论了其在解决烟叶病害识别、烟叶采收调制、烟叶分级等问题方面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的算法及其在烟叶生产关键阶段的运用,并考虑这项技术在烟叶生产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为智能化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邢卓冉 丁松爽 张凯 马明 郭文龙 刘旭东 时向东关键词:计算机视觉 卷积神经网络 烟草 烟草学专业《烟草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2016年 基于烟草学专业的鲜明特色,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烟草生态学》,通过分析专业及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探讨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旨在进一步明确烟草学专业《烟草生态学》课程教学重点,突出专业需求,为后续课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丁松爽 许自成关键词:教学内容体系 不同香型和基因型烤烟多酚类物质含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011-2013年份河南、贵州、四川3大香型烟区、2个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中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多酚总量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香型烟区烤烟叶片中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多酚总量差异显著,研究表明3大烟区,2个基因型品种烤烟叶片不同部位多酚总量均为四川>贵州>河南,且四川多酚总量显著高于贵州和河南;2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中多酚类化合物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河南烟区和四川烟区烤烟K326上、中部叶3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总量均高于云烟87;贵州烟区烤烟云烟87中、上部叶多酚总量高于烤烟K326而下部叶多酚总量K326高于云烟87。 周小红 刘国顺 贾方方 丁松爽 王兵关键词:烤烟 基因型 绿原酸 芸香苷 一种多边形滚筒式烟梗分级筛分机 本发明属于筛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边形滚筒式烟梗分级筛分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固定板,左右两组固定板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转动安装有转动盘,左右两组转动盘相对的两侧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筛分筒,一侧的固定板表面固定安装有与转动... 刘鹏飞 丁松爽 田斌强 王建安 赵铭钦生物炭与化肥氮配施对土壤氮素及烤烟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烤烟对氮素利用的影响。【方法】2015—2016年在河南省方城县金叶园大田条件下,设置了添加生物炭后不同氮水平,研究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以及烤烟对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在烟株生育期内,添加生物炭后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2015年硝态氮含量最高达到铵态氮含量的15.72倍,2016年为34.56倍;2016年提高无机氮含量达6.70%~52.47%;添加生物炭对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烤烟生长前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而在烟株打顶后有效降低了其含量,有利于顺应土壤供氮与烤烟需要适时落黄成熟规律。施加生物炭后,烤烟氮素积累速率前期较高,后期下降。连续施用2年后,氮素利用率可高达49.14%和47.62%。【结论】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氮素含量,增施生物炭减少15%化肥氮仍能提高烤烟氮素利用,且连续施用对氮素固持和提高烤烟利用率效果明显。 葛少华 丁松爽 杨永锋 李静静 李静静 阎海涛 李朋彦 刘国顺关键词:烤烟 生物炭 氮素形态 氮素利用 不同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积累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2015年 在相同的水、肥供应条件下,研究了4个品种烤烟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积累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4个品种烤烟的不同器官及整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规律均呈"S"型曲线。NC 71叶片和整株对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表现出前期积累速率慢、后期快的变化趋势,最终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最大。中烟100烟株和不同器官对钾素的积累速率均最大,钾素积累最多。中烟205烟株和不同器官对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均最小。不同烤烟品种对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速率大小均表现为干物质>氮>钾>磷,积累速率在不同器官间表现为叶>茎>根。烟株对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氮稍早于钾,磷最晚;氮又早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干物质和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及最大积累速率在不同品种、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李海江 王根发 张要旭 王艳丽 丁松爽关键词:烤烟 干物质积累 氮积累 磷积累 钾积累 翻堆对初次发酵过程中雪茄茄芯烟叶质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5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发酵方法对四川德阳雪茄茄芯烟叶堆积发酵过程中品质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国产雪茄烟叶质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集雪茄茄芯烟叶发酵过程中不翻堆(T1)和翻堆(T2)处理烟叶样品,采用多重数据差异显著法对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评价发酵后烟叶感官质量。【结果】发酵过程中烟堆最高温度为46.5℃,发酵至第21 d时T1和T2处理烟堆温度分别为39.5和38.5℃,烟叶含水率分别为19.1%和18.7%。发酵过程中烟叶叶质重和叶厚呈下降趋势,发酵至第20 d T2处理叶质重和叶厚显著高于T1处理(P<0.05,下同);拉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发酵至第10 d T1处理拉力显著高于T2处理。发酵前茄芯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低,发酵至第5 d T2处理总糖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发酵至第20 d,T1处理烟叶氯、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T2处理,T2处理烟叶钾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在发酵第15 d时含量最高,发酵至第20 d,T2处理法尼基丙酮、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和巨豆三烯酮4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T2处理棕色化反应产物在发酵第10 d开始显著高于T1处理,发酵至第15 d时糠醇和5-甲基糠醛含量最高;发酵过程中苯丙氨酸转化产物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发酵至第20 d T2处理苯甲醇、苯乙醇和苯乙醛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T2处理烟叶发酵10~20 d的茄酮含量显著高于T1处理,发酵至第15 d时苯甲醇和苯乙醛含量达最大值。发酵20 d后,T2处理烟叶烟气甜感突出,刺激性和杂气明显降低,焦甜香和醇甜香突出,余味舒适,可燃吸指标平衡感优于T1处理。【结论】发酵过程中翻堆处理能提高雪茄茄芯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降低烟叶杂气和刺激性,获得香气和吃味较好的雪茄烟叶。 郭文龙 丁松爽 刘路路 钟秋 刘仡 胡希 叶科媛 王俊 卢瑞琳 时向东关键词:堆积发酵 烟叶质量 一种通过添加朗姆酒对雪茄烟叶进行增香提质的发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添加朗姆酒对雪茄烟叶进行增香提质的发酵方法,属于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增香提质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雪茄烟叶进行平衡水分处理得到预处理雪茄烟叶,然后喷施朗姆酒溶液,静置、发酵,得到增香提质的雪茄烟叶... 丁松爽 时向东 向东 叶惠源 郑霖霖 邢云飞 钟俊文一种绿色茄衣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茄衣制备方法,属于雪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烟叶,选择着生部位中部及以下,烟叶完整,无病虫害;烟叶的采摘标准为:整叶面全绿色,叶尖叶边绿色;主脉浅绿色稍有发白;支脉浅绿色;烟叶表面绒... 琚绍煊 时向东 丁松爽 王硕立 王会青 谭永浩 钟俊文 郑霖霖 叶惠源 邢云飞 李静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与发酵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为快速分析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发酵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调制后的德雪3号中部二级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堆积法进行发酵30 d,从发酵开始每隔5 d取样1次,直至发酵结束。测定发酵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饱和度(C)、色泽比(H)、色相角(H^(0))、色差值(ΔE))、多酚类物质(莨菪亭、绿原酸、芸香苷、总酚)含量、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及评吸质量(香气质、香气量、劲头、浓度、余味、杂气、刺激性、甜度、灰色)的变化,分析颜色参数变化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动态变化预测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发酵进程的推进,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莨菪亭、绿原酸、芸香苷、总酚)含量、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与颜色参数L^(*)、a^(*)、b^(*)、C值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H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H0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ΔE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发酵25~30 d烟叶的评吸质量较好,各评吸指标较未发酵烟叶均有明显提升。相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和化学成分对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变化有直接影响,评吸质量与颜色参数关系密切。【结论】通过量化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建立发酵过程中评吸质量变化模型,提高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可调控性及烟叶品质。 郭文龙 琚绍煊 丁松爽 刘路路 潘勇 刘仡 卢瑞琳 时向东关键词:发酵品质 评吸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