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晨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细胞
  • 4篇纤维细胞
  • 4篇间质
  • 4篇成纤维细胞
  • 3篇乳腺癌
  • 3篇细胞衍生
  • 3篇腺癌
  • 3篇基质
  • 3篇基质细胞
  • 3篇基质细胞衍生...
  • 3篇基质细胞衍生...
  • 3篇间质成纤维细...
  • 2篇乳腺癌细胞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肿瘤
  • 2篇腺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 1篇乳腺肿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康骅
  • 4篇刘晨
  • 3篇张雁
  • 3篇孙海晨
  • 3篇崔叶青
  • 3篇海涛
  • 3篇蔡伟
  • 3篇刘爽
  • 2篇张琳

传媒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对MDA-MB-231种植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
2014年
目的通过裸鼠接种方式进行体内实验,观察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CAFs)对种植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细胞(简称MDA)、乳腺癌患者的CAFs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正常成纤维细胞(NFs),结合不同的试剂,包括生理盐水(N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配体拮抗剂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AMD3100,简称AMD),组合成以下6种处理:MDA+NS、NFs+NS、MDA+NFs+NS、MDA+NFs+AMD、MDA+CAFs+AMD及MDA+CAFs+NS。将36只Bal b/c无胸腺裸小鼠按配伍随机方法分成6组,分别接受上述处理。将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接种后饲养46 d处死,观察种植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肺及肝脏转移。采用ELISA法检测6组裸鼠的血浆SDF-1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6组裸鼠肿瘤组织中的SDF-1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6组裸鼠肿瘤组织中SDF-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除NFs+NS组外,其余5组均有种植肿瘤形成。MDA+CAFs+NS组裸鼠的种植肿瘤体积〔(9.092±2.662)cm3〕、血浆SDF-1浓度〔(75.25±16.23)ng/L〕、肿瘤组织中SDF-1 mRNA(中位数为14.714)及其蛋白(中位数为0.673)的表达水平均最高,与其他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6组裸鼠的肝和肺组织均未见转移灶。但MDA+CAFs+NS组有4只、MDA+NS组有2只裸鼠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他组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乳腺癌CAFs对乳腺癌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且可促进肿瘤淋巴结的转移;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乳腺癌CAFs分泌SDF-1,与其特定的受体即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结合来实现的。
刘晨蔡伟康骅孙海晨刘爽崔叶青张雁海涛
关键词: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间质成纤维细胞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现状,探讨间质成纤维细胞在乳腺癌发生、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应用Medline、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乳腺癌、间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微环境"为中文关键词,"breast cancer、stromal、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tumor microenviron-ment"等为英文关键词,检索1994-2011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58条,中文文献56条。纳入标准:1)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特性;2)分离和培养的方法;3)功能的研究;4)对乳腺癌的发生、生长、转移,以及治疗的影响。结果: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与细胞间的相互接触,在各种趋化因子和(或)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促进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在乳腺癌的发生、生长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结论: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并通过分泌各种的细胞因子使得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大大加强,促进了乳腺癌的发展。它对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刘晨康骅
关键词:乳腺肿瘤间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微环境
CAFs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与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共培养的体外细胞实验及裸鼠接种的在体动物实验,观察CAFs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分离培养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然后分别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共培养,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Matrigel人工模拟基底膜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动物在体实验:选择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CAFs和NFs,结合生理盐水(NS)、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配体拮抗剂AMD3100,组成不同的组别并接种于裸鼠(共6组)。观察肿瘤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肺、肝脏转移。留取血标本及肿瘤组织行SDF-1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MDA-MB-231与CAFs和NFs共培养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其中CAFs的作用较NFs更强(P=0.011);CAFs组的黏附能力(34.70±4.84个/视野)明显强于NFs组(20.16±3.09个/视野),P=0.000;而CAFs组的侵袭性(89.0±4.62个/视野)也明显强于NFs组(81.6±6.08个/视野,P=0.045)。CAFs组中的MDA-MB-231的早期凋亡率(2.9±2.4)较NFs组(5.0±4.2)明显降低(P=0.026);MDA231+CAFs+NS组的种植肿瘤平均体积最大(9.092±2.662cm3,P=0.000);此外,该组共有4只(66.6%),MDA231+NS组有2只(33.3%)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未见肝肺转移灶。在MDA231+CAFs+NS组中,血标本SDF-1值(75.25±16.23pg/ml)、肿瘤组织标本中SDF-1mRNA值(11.686±8.926)、组织中SDF-1蛋白表达水平(1.006±0.327)均为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CAFs可影响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增强其黏附、侵袭及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SDF-1与其特定的受体CXCR4结合这一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蔡伟康骅刘晨张琳孙海晨刘爽崔叶青张雁海涛
关键词:乳腺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蔡伟康骅刘晨张琳孙海晨刘爽崔叶青张雁海涛
关键词:乳腺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