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直
作品数:
2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丁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田亚萍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曹智睿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国君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蒋百灵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理学
主题
1篇
电池
1篇
电极
1篇
多层膜
1篇
太阳能电池
1篇
溅射
1篇
硅纳米晶
1篇
薄膜太阳能电...
1篇
背电极
1篇
SEM
1篇
TEM
1篇
XRD
1篇
CIGS薄膜
1篇
CIGS薄膜...
1篇
MO
1篇
MO薄膜
1篇
磁控
1篇
磁控溅射
1篇
磁控溅射技术
机构
2篇
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2篇
赵志明
2篇
蒋百灵
2篇
张国君
2篇
曹智睿
2篇
屈直
2篇
田亚萍
2篇
丁宇
1篇
白力静
1篇
马二云
1篇
张晓静
传媒
1篇
功能材料
1篇
材料导报
年份
1篇
2012
1篇
201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用Mo背电极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Soda-lime玻璃衬底上沉积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用金属Mo背电极薄膜,并研究了Mo靶功率、基片脉冲宽度以及预清洗时间对Mo薄膜的相结构、形貌及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的Mo薄膜均沿(110)晶面呈柱状择优生长;增大Mo靶溅射功率可以促进薄膜晶粒长大、提高薄膜的致密性、降低电阻率;合适的基片脉冲电压脉宽促进了晶核的形成、长大并有助于沉积过程中Mo晶粒长大,进而降低薄膜电阻率;通过延长预清洗时间可获得致密性好、电阻率低的Mo薄膜,所获得的Mo薄膜最低电阻率为3.5×10-5Ω.cm。
赵志明
丁宇
曹智睿
田亚萍
屈直
张国君
蒋百灵
关键词:
MO薄膜
XRD
SEM
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硅纳米晶多层膜及微观结构表征
2012年
在室温下,分别利用常规磁控溅射和反应磁控溅射技术交替沉积Si薄膜和Si1-xNx薄膜在单晶硅基体上制备了Si/Si1-xNx纳米多层膜。接下来,在高温下对Si/Si1-xNx多层膜进行退火诱发各层中形成硅纳米晶。研究了Si1-xNx层厚度和N2流量沉积对Si/Si1-xNx多层膜中Si量子点形成的影响。TEM检测结果表明,N2流量为2.5mL/min时沉积的多层膜退火后形成了尺寸为20~30nm的等轴Si3N4纳米晶;N2流量为5.0mL/min时沉积的多层膜退火后在Si层和Si1-xNx多层中均形成了硅纳米晶,而在7.5mL/min N2流量下沉积的Si/Si1-xNx多层膜退火后仅在Si层中形成了硅纳米晶。
赵志明
马二云
张晓静
田亚萍
屈直
丁宇
曹智睿
白力静
张国君
蒋百灵
关键词:
磁控溅射技术
TEM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