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颖
- 作品数:20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一种期刊阅览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阅览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期刊阅览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阅览架,所述阅览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隔板的两侧靠近底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阅览架的...
- 赵宇龙庞颖乔冬梅陆红飞白芳芳韩洋
- 文献传递
- 区域灌溉水利用率影响主因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基于各省(市、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动态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不同分区区域灌溉水利用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分区不同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均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的显著影响。此外,区域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在华北地区受纯井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显著影响,东北地区受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显著影响,东南地区受大型自流灌区毛用水量的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受纯井灌区及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西南地区受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的显著影响,西北地区纯井灌区有效总灌溉面积显著影响该地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
- 刘春成朱伟庞颖李香萍高峰冯保清
- 关键词:灌溉水利用率灌区
- 目的论视角下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政府工作报告既分享了自己的发展经验,又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正确、客观的视觉来看待中国。作为外宣文献,政府的翻译工作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原文信息,传达原文精神。因此译者可基于目的论的指导,充分考虑读者的预期后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 庞颖冯灿
- 关键词:目的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策略
- 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重金属镉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富集作物;待富集作物出苗后15‑2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待富集作物出苗后26‑35天时,向富集作物根部浇灌有机酸溶液;待...
- 乔冬梅庞颖赵宇龙白芳芳韩洋
- 文献传递
- 一种期刊整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期刊整理装置。该期刊整理装置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至少一层用于竖直叠放期刊的竖直收纳部,其中一层竖直收纳部的下方设有用于直观展示期刊的收纳袋,收纳袋具有透明的面板,框架主体的侧面设有用于放置期刊的悬...
- 庞颖赵宇龙乔冬梅陆红飞白芳芳韩洋
- 文献传递
- 草酸对镉污染土壤油葵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和镉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探究草酸浓度与施入时间对Cd污染土壤酶活性、Cd形态及油葵生物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油葵为供试植物,研究了不同草酸施用浓度(1、2、3、4、5 mmol·kg-1和6 mmol·kg-1)和施入时间(出苗后20、30、40、50 d)对土壤酶活性、油葵干物质量及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草酸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比CK分别提高4%~84.4%和2%~147%。草酸提高了油葵地上部分及根干生物量,比CK处理分别提高7%~126%和11.4%~139%;施用2~3 mmol·kg-1浓度草酸,地上部和根干质量较高,在出苗后30~40 d时施入草酸,地上部和根干质量较高。草酸降低了土壤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有机物结合态Cd浓度;施入2~3 mmol·kg-1浓度草酸,土壤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有机物结合态Cd浓度较低,在出苗后30~40 d时施加草酸,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及有机物结合态Cd浓度较低。在油葵出苗后30 d时施入4 mmol·kg-1浓度草酸,土壤Cd去除率最高,相比CK提升89.2%;草酸可有效提高油葵修复Cd污染土壤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韩洋乔冬梅齐学斌李中阳胡超陆红飞赵宇龙赵宇龙庞颖
- 关键词:草酸油葵干物质量CD形态
- 一种区域农业水资源安全指标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区域农业水资源安全指标监测装置,包括:仪器主体,所述仪器主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进水管表面的上端开设有清理窗,所述清理窗的内部铰接有...
- 赵宇龙乔冬梅白芳芳韩洋庞颖
- 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灌溉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进一步认识微咸水的入渗规律,采用室内土柱入渗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矿化度(0,1,3,5g/L)的NaCl溶液加入湿润剂进行灌溉后盐碱土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在盐碱土中微咸水加湿润剂情况下不同公式描述入渗过程的适应性,并分析了全盐量和氯离子的剖面分布。结果表明: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灌溉后,盐碱土的入渗能力随NaCl溶液矿化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入渗能力在NaCl溶液矿化度为3g/L时达到最大,超过3g/L后随NaCl溶液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小。湿润土层剖面含盐量及Cl-浓度在相同湿润锋随NaCl溶液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湿润锋前达到最大。NaCl溶液矿化度为3g/L时,剖面含水率最大,其次是5,1,0g/L。4种不同矿化度NaCl溶液添加湿润剂条件下,Kostiakov公式的入渗率拟合值和实测值最为接近。
- 刘春成李毅曾智庞颖赵宇龙白芳芳高峰
- 关键词:湿润剂灌溉盐碱土入渗
- 再生水灌溉水平对土壤盐分累积与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0年
- 为探明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下土壤盐分、氮素、磷素与细菌群落组成动态变化效应,采用室内土柱灌水试验,研究再生水、自来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盐分、氮素、磷素及细菌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再生水灌溉相比自来水显著提高了0~60 cm土层盐分含量、磷素及0~30 cm土层氮素含量也有所提高,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OTU数量;充分灌溉相比非充分灌溉提高了深层土壤盐分含量,降低了深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种类数。2)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类群以放线菌门(24.5%~40.6%)和变形菌门(22.4%~30.3%)为主。非充分灌溉下,再生水灌溉相比自来水提高了土壤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及酸杆菌门比例,降低了变形菌门比例;充分灌溉下,再生水灌溉相比自来水大幅度提高了土壤放线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比例,降低了土壤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及厚壁菌门比例。无论是在充分灌溉还是非充分灌溉下,再生水灌溉均对土壤放线菌门表现为促进作用,对变形菌门表现为抑制作用。再生水充分灌溉相比非充分灌溉对土壤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具有促进作用,对土壤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具有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水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土壤中优势菌群的生长。3)各处理土壤细菌代谢通路丰度占比最大的为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氨基酸代谢,再生水辅以较高灌水水平能够显著促进表层土壤微生物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及氨基酸代谢过程。因此,再生水较高灌水水平可促进土壤物质能量循环,且对土壤细菌代谢繁殖过程也可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研究可为再生水灌溉下的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依据。
- 韩洋乔冬梅齐学斌李平郭魏崔丙健陆红飞赵宇龙赵宇龙庞颖
- 关键词:灌水盐分再生水群落组成代谢功能
- 基于文献计量的黄河流域农田灌排研究现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促进黄河流域农田灌溉和排水研究的发展。【方法】基于VOSviewer和COOC4.1,通过收集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的论文信息,定量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农田灌溉和排水领域的发文量、发文期刊、作者、研究机构、基金项目、关键词等,并对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排水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①2000―2019年,黄河流域农田灌溉方面年均发文量为146篇,而排水方面年均发文量仅为6篇左右;农业工程、作物、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这2个领域的主要学科方向,《节水灌溉》、《灌溉排水学报》等是刊载黄河流域灌溉和排水方面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而高被引论文主要发表在《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等期刊上。②2000—2019年农田灌溉方面发文最多的机构包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农田排水方面发文最多的机构为西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2个领域的研究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资助。③2000―2019年,黄河流域农田灌溉研究热点包括节水灌溉、灌区管理与发展、引黄灌溉、膜下滴灌、非常规水灌溉等,河套灌区、位山灌区、汾河灌区等是重点研究区域;排水方面研究热点包括控制排水、暗管排水、排水管理、模型研究等,河套灌区、银南灌区、平原河网地区等是重点研究区域。【结论】黄河流域灌区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先进灌排技术的应用及其配套设施是主要研究方向;针对引黄灌溉需要加强渠道疏浚等,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对灌区水资源分配的影响;从管理角度,应切实推行水价改革,完善水权交易,保障用水秩序。
- 陆红飞齐学斌乔冬梅李霞白芳芳赵宇龙韩洋庞颖
- 关键词:黄河流域农田灌溉农田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