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恒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导航
  • 1篇导航系统
  • 1篇多目标
  • 1篇多目标粒子群...
  • 1篇翼面
  • 1篇迎角
  • 1篇阵风减缓
  • 1篇直升
  • 1篇直升机
  • 1篇子空间
  • 1篇子群
  • 1篇自适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方法
  • 1篇无迹卡尔曼滤...
  • 1篇无人机
  • 1篇无人直升机
  • 1篇粒子群
  • 1篇粒子群优化
  • 1篇滤波

机构

  • 5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5篇徐恒
  • 4篇刘小雄
  • 2篇李鹏辉
  • 2篇马青原
  • 2篇王亮亮
  • 1篇武燕
  • 1篇李广文
  • 1篇王娟
  • 1篇邵明强

传媒

  • 2篇飞行力学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L_1自适应方法的无人机纵向阻尼控制器设计被引量:2
2015年
针对无人机模型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干扰因素对飞行控制性能的影响,采用一种新型的L_1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纵向阻尼控制。首先根据无人机的纵向气动特性,建立了包含模型不确定性和干扰的俯仰角速率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L_1自适应控制理论设计自适应律和带宽合适的低通滤波器,最后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系统不确定性和高频干扰的情况下,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在保证系统快速性的同时,对外界不确定性和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自适应性,可使跟踪误差快速收敛且瞬态性能优异。
王亮亮刘小雄马青原徐恒
关键词:无人机滤波器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的阵风减缓控制律设计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减缓民用飞机在巡航和机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大气紊流的附加过载影响,增加飞机的飞行稳定性。首先构建了飞机—阵风增广数学模型,并采用直接升力控制原理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阵风减缓控制方案;然后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中引入遗传算法中的杂交概念,进行算法改进,得到MOPSO_PID算法,并将改进算法应用到各方案中去。仿真结果表明:同样的条件下,使用副翼作为直接升力舵面比使用内侧扰流片作为直接升力舵面的阵风减缓控制效果好,同时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可靠有效。
徐恒刘小雄李鹏辉武燕
关键词:多目标粒子群优化阵风减缓
基于子空间和PEM的无人直升机两阶段参数辨识被引量:4
2013年
在研究子空间辨识方法和预测误差方法 (PE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辨识方法,研究无人直升机的参数辨识问题。首先采用子空间方法得到初始参数模型,然后通过PEM方法得到参数化的直升机模型。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某型无人直升机实测数据为例进行参数辨识,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辨识精度。
邵明强李广文徐恒
关键词:无人直升机子空间参数辨识
飞机翼面损伤的L1自适应重构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进行飞机翼面损伤下的重构控制对提高飞机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自适应重构控制方法易产生高增益和高频震荡,提出一种基于L1自适应控制的重构控制方法,可同时满足快速自适应和鲁棒性特点;首先根据翼面故障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建立故障参数模型,然后根据L1自适应控制快速自适应和鲁棒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自适应律和滤波器进行重构控制器的设计,最后根据飞机升降舵翼面损伤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所用方法可以进行部分翼面损伤的重构控制,能够快速响应和抑制高频震荡,重构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刘小雄徐恒王亮亮马青原
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迎角/侧滑角估计方法被引量:9
2014年
迎角和侧滑角是飞控系统的重要参数。针对迎角和侧滑角不能够精确测量(尤其在大机动情况下)的问题,研究了一种综合惯导系统数据和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来估计飞机的迎角和侧滑角的方法,实现了依靠算法代替传感器获得飞行参数,克服了对硬件(迎角、侧滑角传感器)的依赖性。该方法对系统数学模型的准确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结构简单。且具有估计精度高、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李鹏辉刘小雄徐恒王娟
关键词:迎角侧滑角无迹卡尔曼滤波飞行动力学惯性导航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