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付志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相变
  • 2篇相变晶体学
  • 2篇晶体学
  • 2篇合金
  • 1篇动力学
  • 1篇形貌
  • 1篇原子模拟
  • 1篇帐篷
  • 1篇双相
  • 1篇双相不锈钢
  • 1篇铁基
  • 1篇铁基合金
  • 1篇马氏体
  • 1篇蒙特卡洛方法
  • 1篇界面能
  • 1篇基合金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动力学
  • 1篇板条
  • 1篇板条马氏体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张文征
  • 3篇戴付志
  • 1篇吴静
  • 1篇顾新福
  • 1篇刘新新
  • 1篇杨海涛

传媒

  • 2篇金属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CuCr合金相变晶体学演化研究——结合蒙特卡洛方法与分子动力学的模拟
戴付志张文征
铁基合金中板条马氏体帐篷型表面浮凸位移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表面浮凸伴随着丰富的相变晶体学信息,对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的形状应变进行研究,可以获得相变过程中累积的长程应变场的晶体学信息,进而实现对相变应变场和界面结构的准确描述.本文对Fe-20.2Ni-5.5Mn(质量分数,%)合金中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进行系统地定量表征,并借鉴双面金相位移合成法合成单面样品浮凸的位移矢量.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结合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观察到该合金中板条马氏体浮凸呈帐篷型.EBSD统计分析显示板条马氏体与基体之间位向关系接近K-S关系,它们的惯习面接近(11^-1^-)_f,合成的位移矢量分散在[121^-]_f附近,最大切变角为27.49°.实验中采用AFM观察到的浮凸角为22.41°,小于合成得到的最大切变角,这可能由于惯习面不垂直于自由表面所致.
吴静刘新新顾新福戴付志杨海涛张文征
关键词:相变晶体学板条马氏体表面浮凸
双相不锈钢中沉淀相平衡形貌及界面结构的原子尺度计算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实验测量的位向关系,利用原子尺度计算研究了双相不锈钢中杆状奥氏体沉淀相的平衡截面形貌.计算结果显示:沉淀相的平衡形貌含有2个主要择优刻面,且面积近似相等.因此,沉淀相计算截面形貌近似为菱形,与实验观察形貌基本吻合.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给出了主要择优刻面上的具体位错结构,也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
戴付志张文征
关键词:形貌界面能原子模拟双相不锈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