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白豆杉在江西的地理分布及其群落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也是珍稀濒危植物.本文分析、研究了江西白豆杉地理分布以及井冈山白豆杉群落的特征,结果表明:(Ⅰ)白豆杉在江西主要分布于三清山、井冈山、武功山、遂川南风面、上犹五指峰、德兴、玉山等山区的海拔1 000 m以上的山顶、悬崖或陡坡天然林中;呈现出"微间断分布"的特点;(Ⅱ)白豆杉多分布于高海拔、低温、高湿的山顶矮林地貌,其生物学习性为耐寒喜湿,并且群落结构单一,常混生或伴生于亚热带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Ⅲ)井冈山的白豆杉群落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具自我维持、发展的生态系统机制,保护策略以就地保护为主,减少人工干扰.
- 符潮刘倩孔思佳储蓄郑飞雄李中阳刘仁林
- 关键词:白豆杉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 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叶片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被引量:4
- 2016年
- 在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两种生境类型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即虾公塘山谷生境类型的群落和山脊生境类型的群落,分别设置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取样,并测量了不同植物、不同高度的叶片中12个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探讨叶片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群落Ⅰ为罗浮栲林,乔木有8科、12属、16种,群落Ⅱ为米槠林,乔木有10科、11属、14种。在物种水平上,不同植物叶片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生境类型条件下,山谷的草本层物种平均化学元素的含量顺序为K>Ca>Mg>P>Mn>Na>Fe>Zn>B>Cu>Se,山谷和山脊的灌木层物种平均化学元素含量顺序相同,为K>Ca>Mg>P>Mn>Na>Fe>Zn>B>Cu>Se,山谷的乔木层物种平均化学元素含量的顺序为K>Ca>Mg>P>Mn>Na>Fe>Zn>B>Cu>Se;山脊乔木层的物种平均化学元素含量顺序为K>Ca>Mg>P>Mn>Na>Fe>B>Zn>Cu>Se。其次,同一株植物体不同高度叶片中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叶片中元素Fe、Zn、Ca、Mg、B的含量随着枝条离地面的高度升高而减少。另外,不考虑树种种类,元素Fe、Zn、Ca、Mg、B随着采叶高度升高,叶片元素含量减少。九连山常绿阔叶林叶片元素K、Ca、N、Mg、Cu、Fe、Zn、Na、P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平均化学元素的含量降低,而在B的含量上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
- 许宽宽卢建刘仁林李中阳李江
- 关键词:植物群落化学元素生境类型
- 福建省4种蕨类植物新记录
- 2024年
- 通过对福建省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及石松类植物的全面野外调查,发现福建省蕨类植物1个新记录属——裂禾蕨属Tomophyllum(E.Fourn.)Parris,及4个新记录种——裂禾蕨Tomophyllum donianum(Spreng.)Fraser-Jenk.&Parris、针毛鳞盖蕨Microlepia trapeziformis(Roxb.)Kuhn、长叶巢蕨Asplenium phyllitidis D.Don、草叶耳蕨Polystichum herbaceum Ching&Z.Y.Liu。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省的植物多样性,为该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 王慧田黎雪吴锦平卫然刘彬彬徐超徐超金水虎
- 关键词:蕨类
- 江西篦子三尖杉地理分布及主要群落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是我国特有古老孑遗植物之一。探讨了江西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以及江西与全国篦子三尖杉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西的篦子三尖杉群落主要分布在萍乡、安福、遂川、大余、崇义、南丰、铜鼓、奉新、修水等地;其中江西南丰和遂川分别为篦子三尖杉的最东沿和最低海拔区域(288 m);2)我国篦子三尖杉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武夷山脉以西,海拔为300~2200 m的亚热带地区,显然,江西南丰是篦子三尖杉的分布东缘;其次,全国而言篦子三尖杉呈"零星块状"分布,即大陆型"微间断分布"格局;3)篦子三尖杉群落特点:多分布于溪谷两侧的阔叶林下,群落小,多为增长型结构,稳定性和恢复性差,易受干扰,适合就地保护或种植于武功山以南低海拔地区。
- 符潮卢建李中阳刘仁林
- 关键词:篦子三尖杉地理分布群落特征
- 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6种
- 2024年
-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江西省维管植物新记录6种,分别为小铁线蕨(Adiantum mariesii Baker)、岩凤尾蕨(Pteris deltodon Baker)、盾叶冷水花(Pilea peltata Hance)、显脉黄芩(Scutellaria reticulata C.Y.Wu et W.T.Wang)、双片苣苔〔Didymostigma obtusum(C.B.Clarke)W.T.Wang〕、毛乌蔹莓〔Causonis mollis(Wall.ex M.A.Lawson)G.Parmar et J.Wen〕。此外,双片苣苔属(Didymostigma W.T.Wang)为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 邱相东黄敬文李中阳谢宜飞
- 关键词:维管植物
- 国产新月蕨属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 2021年
-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金星蕨科中的新月蕨属以及其近缘类群毛蕨属的共11个物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月蕨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在种内较为稳定,并可为探讨新月蕨属的属下分类提供依据.在光学显微镜下,11个种叶表皮形态特征较为一致,上、下表皮的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垂周壁均为深波状,气孔器形状也均为椭圆形.气孔器的大小在种间相差较大,而种内差异较小.气孔器类型有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和不规则型5种,并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在扫描电镜下,气孔外拱盖全为脊状凸起,上、下表皮细胞的空间排列情况,保卫细胞两极“T”型加厚特征,气孔的突起程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种间差异.但这几种电镜特征,在个别种中也存在一定的种内差异.综合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的特征,可以较好地支持前人对新月蕨属这11个种划分为4个组的处理,并与传统形态分类和系统发育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 王文彬段华娟陈春发张宪春李中阳
- 关键词:叶表皮光学显微镜系统学
- 江西乌毛蕨科一新记录属被引量:5
- 2017年
- 报道江西省珍稀濒危植物一新记录属:苏铁蕨属Brainea及一新记录种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Hook.)J.Sm.,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 唐忠炳李中阳彭鸿民刘仁林
- 关键词:苏铁蕨
- 浙江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
- 2022年
- 本文报道了浙江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4种,分别是: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的粉红方秆蕨[Glaphyropteridopsis rufostraminea(Christ)Ching]和小叶钩毛蕨[Cyclogramma flexilis(Christ)Tagawa];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的稀子蕨(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茜草科(Rubiaceae)的东南蛇根草[Ophiorrhiza mitchelloides(Masam.)H.S.Lo]。其中,方秆蕨属为浙江新记录属。所有凭证标本保存于温州大学植物标本室(WZU)。
- 王强陈贤兴李中阳
- 关键词:维管植物
-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植物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植物输导组织”为例
- 2023年
- 植物学是高等院校园艺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以植物的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为主要内容。为达到培养学农知农、爱农为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目标,对“植物学”教学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文章以“植物输导组织”教学设计为例,介绍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与解决方案以及具体教学过程。
- 杨阳何师国李中阳谢宜飞黄桂艳
- 关键词:植物学园艺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创新创业
- 江西省种子植物新记录(三)被引量:7
- 2020年
- 本文报道野生分布于江西寻乌的被子植物1个新记录属,5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变型,其中新记录属为叉柱兰属Cheirostylis;新记录种和新记录变型分别为: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乌材Diospyros eriantha、密花假卫矛Microtropis gracilipes、长柄山龙眼Helicia longipetiolata、韧黄芩Scutellaria tenax、毛序尖叶桂樱Lauro-cerasus undulata f.pubigera.凭证标本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这些区系新记录资料,对进一步探讨江西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及其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 陈春发唐忠炳李中阳
- 关键词:种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