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在动脉导管封堵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体内特性,以期研制一种用于封堵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的新的治疗系统。方法小型猪8头,采用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降主动脉起始部和肺总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未闭模型,术中采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行直视下封堵术。术后2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30d行主动脉逆行造影观察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情况。术后30d处死、解剖实验动物,并以电镜检查人工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的新生内膜组织。结果1头小型猪在术后6h因支架移位导致肺动脉栓塞而死亡,另外1头小型猪在术后2h因呼吸衰竭死亡,其余6头小型猪饲养30d后处死。术后2h超声心动图和术后30d主动脉逆行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术后30d动脉导管均完全封闭,4例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和3例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被新生内膜完整覆盖。电镜检查显示动脉导管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的新生组织均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结论采用带瓣膜心血管内支架能有效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动物模型,残余分流及支架移位发生率低。新生内膜能够覆盖动脉导管的主动脉端和肺动脉端。
- 周永新王永武邵杰孙林李刚梅运清胡大一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脏瓣膜
- 兔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比较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一种实用、稳定、符合心脏生理状况的兔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Ono氏、改良Lee氏、工作型、改良工作型四种方法建立心脏移植模型,对供心修剪时间、受体吻合时间、复跳恢复时间、模型存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供心修剪时间,改良工作型组比其它3组长(P<0.05);改良Lee氏组最短,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受体吻合时间改良工作型组较长但与Ono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跳恢复时间Ono氏组与改良工作型组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模型建立成功例数分别为4例、2例、3例、5例。结论Ono氏术式与改良工作型术式均是稳定的模型建立方法,手术成功率均较高,但是改良工作型模型的生理模拟性更好,远期存活率更高,因此对心脏移植的远期研究有更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李刚张倞张杨杨张小虎王永武
- 关键词:动物模型
- 带瓣膜血管内支架的研制及体外性能测试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制可用于经皮心脏瓣膜置换的带瓣膜血管内支架,探讨该支架的设计、性能及经导管植入的可行性。方法用直径为0.2 mm的镍钛合金丝编织自膨式网状内支架10只,内径15~19 mm,检测其化学成分、形状恢复温度、导磁率、疲劳强度、腐蚀速率以及表面性状等理化性能。采用牛心包按仿形类比设计的方法,在支架的远端缝制瓣膜,制成带瓣膜血管内支架。所有瓣膜支架行体外冲水、释放试验、及体外管道内释放及静态试验。结果该镍钛合金支架具有强度高、疲劳性能佳、无磁、超弹性、优良耐腐蚀性等特点,各理化性能指标均达到有关标准。瓣膜支架关闭良好,反向冲水均为中心水流,能经导管顺利释放,并迅速扩张,在管道内固定牢靠。结论采用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和牛心包瓣膜研制的带瓣膜血管内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自膨功能及瓣膜启闭功能好,并能通过导管释放,设计合理。
- 周永新邵杰孙林李刚梅运清王永武
-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心导管术
- 猪心脏房间隔解剖参数测定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应用新测量方法为心导管术堵闭房间隔缺损(ASD)动物模型建立提供形态学数据。方法20例新鲜家猪心脏,常规测量方法和低熔点石蜡灌注测量方法,分别测量房间隔周围结构数据。结果在各数值中低熔点石蜡灌注测量方法均较常规测量方法大(P<0.01)。结论在测量房间隔周围结构中,低熔点石蜡灌注测量值更接近生理实际情况。
- 张杨杨王永武张倞李刚
- 关键词:心脏
- 新西兰兔肢体动脉移植后血管形态的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随着心脏血运重建全动脉化概念在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广泛被接受,RA(桡动脉)成为仅次于胸廓内动脉的候选血管桥。RA桥术后近期通畅率较高,但中、长期随访结果差异较大。我们通过建立自体肢体动脉桥动物模型,观察移植后肢体动脉重塑情况。
- 张杨杨葛文袁彪张倞李刚张伟俈
- 关键词:肢体动脉移植后血管形态新西兰兔胸廓内动脉全动脉化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家兔模型的建立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一个能模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情况的模型。方法50只新西兰兔,股动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两吻合口之间的颈总动脉予以结扎。术后1、3、7、14、56d分别取完整动脉桥,进行肉眼观察,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弹力纤维染色,计算机测算血管内膜厚度、新生内膜中膜比指数;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变化。结果50只兔成功建立动脉桥,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桥血管总通畅率为86%,对通畅的桥血管作形态学观测发现血管移植后7d起至56d内膜增厚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动物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桡动脉桥的情况。
- 葛文张杨杨周嘉张倞李刚张伟俈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