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德前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地磁
  • 3篇地震
  • 1篇低点位移
  • 1篇地磁加卸载响...
  • 1篇地磁台
  • 1篇地震带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预报
  • 1篇地震预警
  • 1篇地震预警系统
  • 1篇延时
  • 1篇震前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幅
  • 1篇数据分析
  • 1篇强地震
  • 1篇中强地震
  • 1篇转换函数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延时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作者

  • 4篇戴苗
  • 4篇李德前
  • 3篇魏贵春
  • 3篇刘坚
  • 2篇申学林
  • 1篇杜瑞林
  • 1篇李军辉
  • 1篇孙伶俐
  • 1篇冯志生
  • 1篇陈慧杰
  • 1篇贺玉方
  • 1篇李明

传媒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安庆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计算并分析了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M4.8级地震前后地震震中周边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转换函数参数变化特征,总结了安徽安庆地震前华东片主要地磁台站地磁资料垂直分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安徽安庆、江西瑞昌与湖北阳新交界发生的2次中强地震前,九峰、泾县、金寨3个地磁台的转换函数部分参数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安徽安庆地震前,中国大陆东部地磁低点时间出现位移,地磁日变形态还发生了明显的畸变。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果显示,地磁低点位移的产生机理主要与地下介质的电性质改变有关,与空间电磁环境影响不大。
戴苗李军辉刘坚李德前李明
关键词:转换函数低点位移中强地震地磁
应城地磁台电磁观测环境测试被引量:6
2015年
对应城地磁台的地质条件、地磁场观测环境、背景噪声及其他电磁环境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应城地磁台地处灰岩区,台站磁场水平梯度≤1nT/m,电磁环境噪声≤0.1nT,电磁环境稳定。经地层钻孔岩性分析,该台土层磁性较强,对台站建设有不利影响,建议台站勘选前要重视土层磁性的检测工作。
李德前陈慧杰魏贵春孙伶俐戴苗贺玉方
关键词:环境测试数据分析
基于TCP/IP协议的地震预警系统网络延时测试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采用基于TCP/IP协议的因特网作为信息传递手段,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地点对接入因特网内任何节点的预警设备进行访问和控制。实践表明,在预警设备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将产生延时并有一定的延时不确定性,这将降低整个预警系统的效能。针对延时特性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分析了地震预警系统延时的主要组成,然后重点介绍了网络延时测试实验及其结果,这为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示范工程项目后续预警台站的全面建设打下一定的基础。
戴苗杜瑞林刘坚李德前魏贵春申学林
关键词:地震预警网络延时TCP/IP协议
南北地震带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应用研究被引量:24
2017年
强震前孕震体环境由于应力变化引起介质电导率等电磁性质的改变,区域地磁场垂直分量日变曲线会出现相位和幅度变化,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是识别幅度异常的有效方法。计算了南北地震带及邻区18个显著地震事件前震中周边地磁台站垂直分量加卸载响应比,分析了地震前后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时空分布特征及产生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排除空间天气、台站周边观测环境、仪器及监测系统等因素的前提条件下,部分中强地震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出现异常,占比44.4%。(2)地磁加卸载响应比阈值受纬度影响,同经度条件下,纬度越大、阈值越小;经过反复调试与对比,计算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北段响应比阈值为3.0、南段及西南地区为3.1。(3)一般情况下,异常出现后6个月内,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异常台站数量越多,对应的地震震级越大;中强地震震中位于阈值线附近可能性较大。
戴苗冯志生刘坚李德前魏贵春申学林
关键词: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日变幅地震预报南北地震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