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然
作品数:
1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元凤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
刘建伟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理学
主题
1篇
电离
1篇
毒驾
1篇
正离子
1篇
质谱
1篇
色谱
1篇
气相
1篇
气相色谱
1篇
相色谱
1篇
离子
1篇
化学电离
1篇
串联质谱
机构
1篇
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1篇
刘建伟
1篇
王元凤
1篇
杜然
传媒
1篇
质谱学报
年份
1篇
2015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毒驾”案件中质谱证据的采集及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吸毒后驾驶(简称"毒驾")案件中,科学证据的检验方法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以及案件公平公正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微量陈旧血样中安非他明类毒品为分析目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正离子化学电离-串联质谱(GC/PCI-MS/MS)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370份交通事故案件中"酒驾"检测后剩余的微量陈旧血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回收率好,测试样品中安非他明类毒品的检出率约为0.27%。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我国"毒驾"案件的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检测方法,而且为相关法律措施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研究思路。
王元凤
闫惠
杜然
刘建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