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负荷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土地利用
  • 1篇污染
  • 1篇流域
  • 1篇降雨
  • 1篇降雨条件
  • 1篇河流域
  • 1篇黑河流域
  • 1篇非点源
  • 1篇非点源污染

机构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水资源保...

作者

  • 1篇程红光
  • 1篇雷少平
  • 1篇杨胜天
  • 1篇任希岩
  • 1篇郝芳华
  • 1篇熊文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降雨条件下非点源污染氮负荷入河系数研究被引量:83
2006年
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1998年河道实测径流量、泥沙负荷和非点源污染调查资料,对所建的非点源污染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坡面-入河过程,提出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流域损失系数-入河系数”的概念;利用研究区的资料,对不同降水条件下农田、城镇、草地、灌木及森林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各亚流域氮的入河系数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计算方法(SWAT模型方法和输出系数法)所得到的氮的入河系数.结果表明,2种方法所计算的氮的入河系数均较为合理,其计算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4722(p<0.05).此外,研究还表明,不同的降水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下氮的入河系数存在差异.对于吸附态氮,入河系数的大小排列依次为农田>城镇>草地>灌木>森林;对于溶解态氮,其入河系数的大小排列次序为农田>草地>灌木>森林>城镇.
程红光郝芳华任希岩杨胜天熊文雷少平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黑河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