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兴贵
-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试论苗语收缩型词汇与分析型词汇的翻译
- 2013年
- 翻译不是译入语与译出语之间一对一的语言等值替换,而是在保持译出语语言特色、文化特征、艺术风格等不变的情况下转换成译出语语言文字的过程。在苗语中,收缩型词汇和分析型词汇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异,翻译时应根据句子的语境和其所配搭的词语关系进行,才能译出比较理想的作品。
- 罗兴贵
- 关键词:苗语翻译
- 蚩尤、杨鲁考被引量:2
- 2011年
- 在汉文文献的记载中,蚩尤一直被认为是苗族远古的部落首领,今天的苗族历史亦然。但纵观流传盛广的苗族民间口碑古籍,蚩尤之名很少出现,虽然有《蚩尤的传说》这样的出版物,然都为汉文版本,蚩尤之名难辨,因在一些苗族古歌中有直接将杨鲁翻译成蚩尤的现象。目前在已知的苗族口碑古籍中,出现最多的人物是杨鲁,这一传说几乎在操苗语西部方言内的每一个次方言都有流传,只是由于语音的差异,音译有所差别。通过汉文献记载的史籍与苗族民间口碑资料的比较,结合西部方言的姓氏特征,笔者认为蚩尤与杨鲁可能就是一个人。
- 罗兴贵
- 关键词:蚩尤
- 苗语方音如何学习标准音点文字——以枫香方音学习大南山音点文字为例
- 2017年
- 苗语方言土语众多,且各方言土语间差异较大,同一方言的不同次方言或土语间几乎不能通话。可见,苗语各次方言或者土语要学习标准音点的文字非常困难。但从历史语言学上看,各次方言或土语之间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通过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及学习的方法技巧。
- 李莲花罗兴贵
-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生态的构建
- 2017年
- 贵州是一个双语现象比较突出的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存在双语和三语使用的情况,这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基石。在经济不断发展、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和谐发展,给人们提出了新的命题。为此,必须在领导层面及各方面加强对双语现象的认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生态的全面发展。
- 罗兴贵
-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生态
- 试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使用的特点
- 2014年
-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交际,在特殊的场合中还使用其他民族语言进行交际,出现一种"双语"或"多语"使用的现象。但由于各民族所处环境不一样,出现了不一样的特点。大致为,既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又以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为辅助交际工具;以汉语作为日常的主要交际工具,同时以他民族语言作为辅助交际工具等。
- 罗兴贵
-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
- 论“蒙撒”苗语中量词的性别特征
- 2012年
- 量词的主要功能是计量,这是苗语各方言土语的共同特征。但在"蒙撒"支系的语言中,个别表人的计量单位量词除表示计量外,还具有表示性别的特征,这是"蒙撒"支系苗语的重要特色。
- 罗兴贵
- 关键词:苗语词汇
- 试论苗语量词的虚化与语境关系
- 2010年
- 长期以来,一般研究苗语的专著都认为,苗语只有名词能够虚化,且虚化后可以表示专门从事某一专业行业方面的人等等。但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发现,苗语不但名词能够虚化,量词也能够虚化,虚化以后,量词已经不再代表计量单位,其意义由量词修饰的中心词来承担。而苗语中的量词虚化,与语境关系密切,其虚化后既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又使语境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 罗兴贵
- 关键词:苗语量词虚化
- 试析川黔滇次方言苗语“的”字结构特征
- 2017年
- "ku^(33)"和"le^(33)"是川黔滇次方言苗语定语助词标记。"ku^(33)"为苗语固有词,"le^(33)"借自汉语。川黔滇次方言苗语"的"字语义结构类型形式为"量名结构+ku^(33)+谓词性成分(形容词,动词)"和"体词+le^(33)+其他"。前者是苗语固有类型,后者借自汉语"的"字语义结构。苗、汉两种不同的语言"的"字结构使用相同的语法手段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与其类型学上的共性有关。
- 古红梅罗兴贵
- 关键词:语法功能句法分布
- “蒙阿里”苗语的貌范畴被引量:1
- 2024年
- “貌”范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蒙阿里”支系苗语属于苗语西部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的第一土语,根据其所表达的语法差异及其相关特征,"蒙阿里"苗语的貌范畴主要分起始貌、进行貌、趋向貌、尝试貌/短时貌、反复貌、延续貌、随意貌、伴随貌、附着貌九类。苗语中的貌范畴标记主要依靠虚词来进行标记,虚词在苗语貌范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蒙阿里”苗语的语法化程度呈现出发展不一致的状态,有的词语法化程度高,有的词语法化程度低。
- 王旭霞罗兴贵
- 关键词:苗语语法化
- 普定“蒙撒”苗语在发展过程中与汉语彝语的关系
- 2011年
-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不能够满足自己内部交际需要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间的相互接触,使他们不仅在文化上相互影响和借用,而且在语言上也相互影响和借用,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种关系。研究和认识这种关系,一方面可以为我们深入地了解各种语言的演化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土语的演化和发展规律;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各民族间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居住在贵州普定的苗族自称"蒙撒"。由于其先民历史上长期与汉族和彝族交错居住,相互接触,语言上相互影响或借用,并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土语特色。
- 罗兴贵
- 关键词:苗语汉语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