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3月13日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COVID-19患者108例、疑似患者23例以及其他病例9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SARS-CoV-2核酸RT-PCR检测结果作为比对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并分析抗体与疾病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确诊患者的首发症状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普通型患者。IgM/IgG联合检测比IgM和IgG单独检测的敏感性高。IgM/IgG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8.1%、89.4%、93.7%、9.24、0.02。普通型和重型/危重型IgM或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IgM/IgG抗体下降的程度不一样。结论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对COVID-19的诊断很重要,联合RT-PCR可以更好地排除或确诊,避免疾病漏诊。
- 田鹏鹏王娴默伍嘉豪王立范文朱丽莎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IGMIGG核酸检测
- LASEK术后角膜接触镜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表面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状况,为指导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我科接受LASEK的患者102例(193眼)术后所配戴的角膜接触镜上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并观察培养阳性细菌对临床常见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所有患者102例193眼中无病原体生长者90例177眼,有沙眼衣原体生长者9例13眼(阳性率6.74%),有细菌生长者3例3眼(阳性率1.5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藤黄微球菌阳性各1眼(分别占0.52%);3种细菌均对泰能、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敏感,藤黄微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LASEK围手术期局部合理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对防治LASEK术后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刘香琼范文李婧艾彪汪红莲史芳玲张光明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细菌培养
-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网膜素-1、Hcy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诺和泰)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血清网膜素-1、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2DM患者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口服二甲双胍联合诺和泰治疗;两组疗程12 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 w糖代谢,血糖波动指标,血清网膜素-1和Hcy水平,炎性因子,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BG)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而Hcy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清网膜素-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OMA-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诺和泰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T2DM患者疗效显著,网膜素-1水平显著提高,Hcy水平显著降低,炎性反应显著减轻。
- 范文郑元娟王维薛兴海杨晓燕孙爱萍
- 关键词:二甲双胍网膜素-1炎性因子
- 双淬灭TaqMan探针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初步研究
- 2022年
- 核酸检测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断的金标准。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荧光定量PCR(qPCR)来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N基因和ORF1a/b序列。在实际的核酸检测中,因采样和qPCR灵敏度问题导致的假阴性结果时有发生。为了优化SARS⁃CoV⁃2的核酸检测,我们设计了含有两个淬灭基团的双淬灭TaqMan探针,与单淬灭TaqMan探针相比,双淬灭TaqMan探针的背景荧光信号更低(161±9 vs.290±18)。同时,我们以N基因质粒和假病毒作为核酸检测的模板,发现双淬灭TaqMan探针检测体系具有更好的检测精密度(CV 1.4%vs 2.3%;0.6%vs 2.1%)以及更低的检测下限。
- 伍嘉豪张嫦丽王娴默范文易华伟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