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笑寒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清代
  • 2篇男风
  • 1篇塞防
  • 1篇审判
  • 1篇司法
  • 1篇司法审判
  • 1篇年龄
  • 1篇判罚
  • 1篇清末
  • 1篇情欲
  • 1篇秋审
  • 1篇晚清
  • 1篇流动性
  • 1篇兼容性
  • 1篇个案
  • 1篇海防
  • 1篇海防思想
  • 1篇海军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董笑寒
  • 1篇孙燕京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清史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晚清江浙地区侈婚现象研究
2013年
晚清以降,江浙地区的侈婚靡费现象甚为泛滥。具体表现为社会中上层阶级举办婚礼花费甚巨,因而助长了婚嫁论财的风气,导致社会下层民众亦纷纷效尤。由此产生了男家无力聘娶致使抢亲等类犯罪频发,女家无力置备妆奁而溺女成风,以及适龄男女婚嫁失时等社会问题。侈婚风气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
董笑寒
秋审个案与清末司法审判被引量:2
2013年
秋审作为体现国家权力的重要司法制度,在明清两朝的政治制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死行裁决的最终阶段,秋审又将行使死刑终审权的皇帝与一个个普通的犯人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形式上的上下沟通。因此,通过对秋审个案的研究,可以了解从犯人到地方政府、从刑部到皇帝等的种种作用。而将这些不同角色的作用循序联合,进行考察,便可管窥清末司法审判制度的运作情实。本文以光绪二十九年秋审中的一件案件为出发点,对刑部与给事中关于该案的不同意见进行了法理寻绎和深入的司法推导,并试着探寻争论的起因,最后对本案的结果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董笑寒孙燕京
关键词:清末判罚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研究述评
2013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我国近代海防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了一定发展,其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对海防思想的整体研究、对近代著名人物海防思想的研究以及对海防与塞防关系的研究等几个面向。其研究角度大致分为军事思想、政治、近代化等方面。随着研究理论的创新,对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
董笑寒
关键词:海军海防塞防
清代男性之间的同性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清代内阁刑科题本中的相关档案可以看作是男风在法律文本中的表述。在这类文本中,男风表现为男性之间的同性关系,具体可分为偶然型、同伴型与隐居型三类。偶然型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性行为的发生频率只有几次的同性关系;同伴型指男性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共同参与一件事情而产生的同性关系;隐居型指僧道等出家人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较为长久且鲜为外界所知的同性关系。这几种同性关系结束的原因分为财物纷争、相处不合、关系曝光、他人介入与知耻拒绝五类。通过对上述同性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清代男风在乡村社会中的传播方式。
董笑寒
关键词:清代男风
清代男性之间的情欲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中国古代史籍中对男性之间的同性情欲有诸多记载。由于时代与地区不同,其称谓也异常多样,从"龙阳""断袖"到"男色""男风",不一而足。不同的称谓体现了一时一地之人对于同性情欲的不同理解与想象,进而形成正史、野史、笔记、小说等文本传世。清代内阁刑科题本中的相关档案则提供了研究男性之间情欲的另一种文本。在这类文本中,男性之间情欲的称谓则表述为"鸡奸",而"鸡奸"的主体与客体就是男性之间情欲的载体。在对一千余件相关刑科题本档案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清代男性之间情欲表现为三个特点:阶段性、流动性与兼容性。这三个特点是否具有某种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董笑寒
关键词:清代流动性兼容性
清代男风的年龄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刑科题本中包含鸡奸情节的案件,系清代法律文本对于男风的表述。案件当事人的口供信息,可以作为量化研究的数据。分析可知清代好男风者追逐男风的"活跃年龄"大致在30—36岁之间,追逐对象则是17岁左右的青少年男性,双方年龄差约为15岁。三项数据大致反映了清代男风的年龄结构特点。部分好男风者更为偏好年幼男性。决定好男风者的性要求是否能够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被动者的年龄。
董笑寒
关键词:清代男风年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