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莲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各种吸氧方式在烧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比较与选择
- 目的在重症烧伤患者的治疗中,氧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了解不同的吸氧方式间的量效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吸氧方式,以不断改变供氧流最的方法, 监测各种氧疗效果最直接的客观指标: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 肖越英金英赵京莲
- 文献传递
- 心理疏导的介入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究心理疏导的介入对烧伤患者心理状态、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为临床烧伤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自信心评分、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治疗配合度。结果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自行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下降,自信心评分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配合度为76.00%(38/50),观察组治疗配合度为92.00%(46/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的介入,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有助于康复工作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京莲杨磊
- 关键词:心理疏导烧伤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
- 吸氧方式的等效性比较和选择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吸氧方式获得同样效果的氧流量,寻找吸氧量效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正常人群及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采用鼻管吸氧、鼻塞吸氧、面罩吸氧等不同的吸氧方式,以不同时间点(休克期、术前、术后)、不断改变供氧流量的方法,监测各种氧疗效果的客观指标,描记曲线,获得不同吸氧方式的量效曲线。结果获得不同吸氧方式流量等效曲线,以及各种状况的适用吸氧方式:(1)在小流量给氧时,三种给氧方式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加大氧流量时,鼻塞效果更佳;(2)氧流量改变时,三种给氧方式氧疗效果响应速度依次为鼻塞吸氧〉面罩吸氧〉鼻管吸氧;(3)从舒适度、依从性上看,面罩吸氧〉鼻塞吸氧〉鼻管吸氧;(4)中等氧流量时,吸氧者感觉最为舒适,氧疗效果随流量增加而增强;(5)应用鼻塞吸氧,当流量为2~4L/min时,约等效于鼻管吸氧、面罩吸氧4~6L/min时的氧疗效果;(6)应用鼻塞吸氧,当流量为较大值时,可获得最佳氧疗效果;(7)当患者出现过度通气和低二氧化碳分压时,需应用面罩给氧,此时对比鼻塞给氧应加大氧流量,以达到满意疗效。结论经过监测获得了不同吸氧方式的量效曲线,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效参考。
- 肖越英赵京莲
- 关键词:氧疗吸氧方式氧流量氧饱和度氧分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