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龙胆草有效成分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龙胆草(Gentiana scabra Bunge.)品种选育通常根据其生长发育状况并以高产作为目标实施群体选育,而品质育种没有可见的参考依据。能否通过表型性状确定品质优劣从而进行单株选育或特征类型群体选育是品质育种希望解决的问题。对采自2个地区100余份龙胆草进行表型性状分类并分级赋值,分别测定了样本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熊果酸、齐墩果酸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并分析了表型性状与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表明,龙胆草茎色、叶色等性状与龙胆苦苷等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以后的龙胆草株选或特征类型筛选提供参考。
- 赵露孟琦江健梅杨雪梅邸鹏魏云洁
- 关键词:龙胆草表型性状品质育种
- 西洋参bHLH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bHLH是真核生物中一类编码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西洋参根、叶、花蕾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其中的bHLH家族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基因进行表达模式、蛋白结构、细胞定位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从西洋参转录组中共鉴定得到62个西洋参bHLH家族基因,这些bHLH在根、叶、花蕾中具有4种表达模式。西洋参bHLH亚细胞定位预测主要在细胞核内,所有表达产物均包含HLH结构域。进化分析显示,西洋参中62个bHLH基因可分为18个亚类,其中第Ⅺ亚族中包含最多的bHLH成员,共包含11个bHLH蛋白;第Ⅲf、Ⅳa、Ⅲ(a+c)、Ⅰb(2)、Orphans、Ⅳb亚族中的成员数量均为1个,其他亚族为2~9个。
- 闫艳王希周珂辉李纪冬韩鹏邸鹏
- 关键词:西洋参生物信息学方法生物合成途径
- 西洋参bZI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 2024年
- 【目的】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the basic leucine zipper,bZIP)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激素调控等多个进程,对西洋参bZIP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结构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西洋参bZIP基因家族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西洋参bZIP基因进行理化性质、系统发育关系、基因结构、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进化选择压力分析、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同时利用外源激素ABA处理西洋参后进行转录组数据分析及荧光定量验证。【结果】西洋参中共鉴定出121个bZIPs基因;根据系统发育树,这些基因被分为12个亚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同一亚组的蛋白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保守基序1在西洋参bZIP蛋白质中分布最广,保守性最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bZIP上游启动子元件存在激素响应元件、防御和应激反应元件,其中ABA激素响应元件占比最大;染色体定位分析显示bZIP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24条染色体上;进行进化选择压力分析,发现纯化选择在西洋参bZIP基因家族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PqbZIPs基因在花和根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转录组数据发现bZIP转录因子积极响应ABA激素处理,随后进行荧光定量实验验证,发现基因表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PqbZIP基因家族成员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且多数成员响应ABA激素处理。
- 郭纯宋桂梅闫艳邸鹏邸鹏
- 关键词:BZIP转录因子西洋参转录组
- 中药材生产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 2022年
- 随着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材生产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急需应用型人才的加入,从而为企业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实现培养复合型中药材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
- 许永华邸鹏邸鹏
-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应用型人才
- 长白山地区尾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长白山地区尾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两个二萜类化合物:尾叶香茶菜素(Ⅰ)和尾叶香茶菜素(Ⅱ)。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 张崇禧王雪那微邸鹏郝昕郑友兰
- 关键词:尾叶香茶菜化学成分
- 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改革实践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章总结了任课教师在课程目标设置、教学过程优化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享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心得体会,为完善中药学类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 闫艳阚鸿邸鹏
- 关键词:中药资源课程实践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