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黎花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学成
  • 3篇化学成分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羊耳菊
  • 1篇旋覆花
  • 1篇旋覆花属
  • 1篇生物活性
  • 1篇活性
  • 1篇分离纯化
  • 1篇纯化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郑黎花
  • 2篇陈艳
  • 2篇郝小江
  • 2篇张建新
  • 2篇吴贵辉
  • 1篇苑春茂
  • 1篇黄滔
  • 1篇董芬
  • 1篇黄烈军
  • 1篇马渊
  • 1篇顾玮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黔产杜仲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对黔产杜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MCI等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杜仲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环桉树醇(2)、白桦脂酸(3)、24-亚甲基环阿屯酮(4)、环桉烯酮(5)、salicifoliol(6)、松脂素(7)、京尼平(8)、格链孢醇(9)、蛇菰脂醛素(10)、杜仲二醇(11)、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12)、杜仲醇(13)、脱氧杜仲醇(14)、8-羟基松脂素(15)、去氢二松柏醇γ'-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其中,化合物2、4~6、9、10和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杜仲皮中分离得到。
吴贵辉陈艳郑黎花黄滔郝小江张建新
关键词:化学成分
羊耳菊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MCI等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从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中分离得到 22个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出化合物结构,其中包括 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柯伊利素(3)、青蒿亭(4)、2', 5-二羟基-3, 6, 7, 4', 5'-五甲氧基黄酮(5)、chrysosplenol C(6)、芹菜素-5-O-β-D-葡萄糖苷(7)、木犀草素3-甲氧基-4'-O-β-D-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9);4个三萜类:达玛-20, 24-二烯-3β-O-乙酯(10)、达玛-20, 24-二烯-3β醇(11)、表木栓醇(12)、木栓酮(13);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亭(14)、异莨菪亭(15)、东莨菪苷(16);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3β-羟基豆甾-5, 22-二烯-7-酮(17)、豆甾醇(18)、棕榈酸(19)、亚油酸(20)、亚油酸甲酯(21)、9, 12, 13-三羟基-10-顺-十八烯酸(22).其中化合物5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3~9,15,17,21,2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郑黎花郝小江苑春茂黄烈军张建新董芬范田运吴贵辉陈艳马渊范翊民顾玮
关键词:旋覆花属羊耳菊化学成分
羊耳菊化学成分研究
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DC.)是一种重要的民族药,民间以其全草或根入药,其味辛,微苦,性平,具有祛痰定喘、活血调经及治跌打损伤等作用。羊耳菊在贵州民间有着广泛应用,是很多少数民族的习用药材。据《...
郑黎花
关键词:羊耳菊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分离纯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