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玉萍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离辐射
  • 2篇炎性
  • 2篇介入放射
  • 2篇介入放射工作
  • 2篇介入放射工作...
  • 1篇低剂量电离辐...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动脉内膜中层...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胸膜
  • 1篇胸膜反应
  • 1篇血清
  • 1篇血细胞
  • 1篇炎性因子
  • 1篇炎性指标
  • 1篇炎性肿块
  • 1篇遗传学
  • 1篇阴道

机构

  • 6篇淄博市职业病...
  • 1篇山东铝业公司

作者

  • 6篇郭玉萍
  • 1篇张辉
  • 1篇刘绵春
  • 1篇张素华
  • 1篇于淑芳
  • 1篇曹睿

传媒

  • 4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和细胞遗传学效应检测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对120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细胞、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WBC、P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异常检出率、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均随工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5)。说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细胞和细胞遗传学指标产生一定影响。
郭新峰郭玉萍代汝佃
关键词:介入放射外周血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水平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对50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介入组)、50名非介入放射人员(普放组)和48名非放射人员(对照组)进行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介入组血清8⁃OHdG水平高于普放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年有效放射剂量及工龄的增加,血清8⁃OHdG水平呈上升趋势(均P<0.05)。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引起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血清8⁃OHdG水平升高,导致DNA氧化损伤。
代汝佃郭玉萍郭新峰
关键词:电离辐射DNA损伤
肺内炎性肿块的CT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在职业病防治中肺内炎性肿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经螺旋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肺内炎性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为病灶位于肺的外围,呈三角形、方形、楔形、类圆形;病变与胸膜广基底相连,临近胸膜反应性增生;肺内及纵隔无明显淋巴结肿大。经抗炎治疗后多明显吸收缩小、消失,形成炎性假瘤,可无变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分析肿块的CT表现,肺内炎性肿块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与结核球、尘肺大阴影及周围型肺癌鉴别。
张辉刘绵春郭玉萍曹睿于淑芳
关键词:肺内炎性肿块CT诊断胸膜反应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损伤的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分析302名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血清甲状腺激素及彩超甲状腺结节检查结果。结果显示,放射人员T_(3)、T_(4)、FT_(3)、FT_(4)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浓度高于对照组,T_(3)、TSH及FT_(3)水平在不同工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放射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不同性别、工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工龄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提示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均有影响,应加强辐射防护及职业健康检查。
郭新峰郭玉萍张素华张盼盼
关键词:电离辐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
矽肺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2024年
以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02例矽肺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增厚组、斑块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男性95人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IL-6、IL-8、TNF-α、Hcy、CysC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检验显示,增厚组、斑块组各指标与IMT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IL-8、TNF-α、Hcy、CysC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树卫郭玉萍郭新峰
关键词:矽肺炎性因子
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超声检查用于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我院检查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随机选取70人,所选研究对象均分别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妇科超声检查,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以反映妇科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结果 70例研究对象病理学检查结果中发现36例子宫内膜萎缩、6例子宫内膜癌、7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子宫内膜炎以及14例子宫内膜增生,上述各类疾病病变分别占比51.43%、8.57%、10.00%、10.00%和20.00%。同时,70例研究对象妇科超声检查结果中发现35例子宫内膜萎缩、5例子宫内膜癌、7例子宫内膜息肉、7例子宫内膜炎以及14例子宫内膜增生,上述各类疾病病变分别占比50.00%、7.14%、10.00%、10.00%和20.00%。相比病理学检查结果的100%准确率,妇科超声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相比,妇科超声检查既可以避免对患者的创伤,又不会降低检查准确性,可予以推广。
郭玉萍
关键词:绝经后阴道出血妇科超声准确率病理学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