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东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废水
  • 2篇荧光
  • 2篇生产废水
  • 1篇亚砜
  • 1篇氧化法
  • 1篇氧化法处理
  • 1篇乙烯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光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废水
  • 1篇有机污染
  • 1篇原子
  • 1篇原子荧光
  • 1篇原子荧光法
  • 1篇三维荧光
  • 1篇三维荧光光谱
  • 1篇水处理
  • 1篇碳纤维
  • 1篇紫外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5篇于东
  • 2篇李红艳
  • 1篇刘姜
  • 1篇周岳溪
  • 1篇程家运
  • 1篇蒲文晶
  • 1篇伏小勇
  • 1篇钟大辉
  • 1篇吕继萍
  • 1篇王兆花
  • 1篇刘淑玲
  • 1篇陈学民
  • 1篇席宏波
  • 1篇徐友海
  • 1篇金刚
  • 1篇刘海军
  • 1篇刘成刚
  • 1篇陈雨卉
  • 1篇徐艳红
  • 1篇谭湛洁

传媒

  • 2篇化工科技
  • 2篇油气田环境保...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共代谢的接触氧化法处理碳纤维生产废水的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进行了添加额外碳源作为共代谢基质处理碳纤维生产废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作为共代谢基质时二甲亚砜的去除效果较好,最佳处理条件为:pH=8.5~9.0,水力停留时间24h,DO≥2.0mg/L,蔗糖及磷酸铵分别按进水质量浓度的0.25倍和0.15倍添加。连续稳定实验表明:当ρ(进水二甲亚砜)<300mg/L时,ρ(出水二甲亚砜)稳定在检出限以下,出水水质澄清。当ρ(进水二甲亚砜)≥350mg/L时,对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徐友海刘姜金刚吕继萍刘海军谭湛洁刘淑玲于东
关键词:共代谢接触氧化法二甲亚砜
苯乙烯有机废水TOC与COD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了苯乙烯生产有机废水总有机碳(TOC)与化学需氧量(COD)的相关性。用日本岛津公司TOC-VCPH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了苯乙烯生产有机废水的TOC,同时用标准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建立了COD与TOC之间回归方程,表明了它们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对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为该水体中有机物的TOC监测代替COD监测提供了实践依据。
于东程家运刘成刚李红艳任艳芬
关键词:苯乙烯有机废水TOCCOD
典型除草剂生产废水的有机污染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除草剂废水作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具有含盐量高、可生化性差、难生物降解等特点。该废水含有的溶解性有机物与难溶解性有机物均以含氮有机物为主,BOD∶COD=0.045,C∶N∶P=692∶426∶1。实验采用吹扫捕集、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固相萃取、液液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定性分析了莠去津、乙草胺除草剂生产废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并研究了废水及主要污染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定性结果显示,废水中含有氯代烃、苯系物和均三嗪类、酰胺类除草剂等38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莠去津、乙草胺等除草剂占87.99%。受单环或杂环类物质的影响,废水在波长210-230和250-270nm范围内有紫外吸收,且氨基基团导致其紫外吸收红移20nm。废水在λex/λem=200-280/300-400nm产生了5个荧光峰a(225/305nm),b(265/365nm),c(275/305nm),d(285/390nm),e(320/375nm)。不同官能团特征有机物三维荧光结果显示,λex/λem=215-230/290-340nm附近区域为不饱和键荧光区,废水中该区域主要荧光贡献物质为烯烃、苯环、杂环;λex/λem=270/300nm附近区域为酚羟基、羰基荧光区,废水中该区域主要荧光贡献物质为苯酚类、酮类。
陈雨卉席宏波于东周岳溪陈学民伏小勇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
废水臭氧氧化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2015年
介绍了臭氧氧化技术工程应用的历程,归纳了废水臭氧氧化的反应机理以及废水处理应用的主要工艺。通过对国内外的废水臭氧氧化工程应用情况的介绍,明显看到国内应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无论是处理规模、装置数量,还是处理废水的种类都存在较大差距,显示出该技术在国内废水处理领域的广阔发展空间。
蒲文晶钟大辉程加运于东
关键词:臭氧氧化废水处理工程应用
原子荧光法测废水中砷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原子荧光法因其分析灵敏度高、基体干扰少、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快速,是目前测砷最好的方法之一。但原子荧光法在测定砷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文章通过实验从载流、还原剂、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液的量和稳定时间及仪器预热时间几方面对影响原子荧光法测定废水中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从而确定最佳工作条件。并通过对相对标准偏差和检出限及标准样品的测定,证明了采用此方法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王兆花于东徐艳红李红艳李健强赵佳
关键词:原子荧光法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