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造影引导减针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减针靶向穿刺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我院急诊的84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试验组行超声造影引导减针靶向穿刺,对照组使用传统10点法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次数、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穿刺方式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结果试验组穿刺次数为(10.95±2.42)次,低于对照组的(12.57±2.5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穿刺方式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使用超声造影引导减针靶向穿刺能够减少穿刺针数和穿刺并发症发生,提高穿刺安全性。
- 汪前洲熊银姣宋嫣王豪孙淑良吴剑
- 关键词:前列腺癌穿刺活检
-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模式,探索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自护能力干预重点,构建并实施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自护质量评价体系,改善患者院外自护能力。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间的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患者相关教育与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三维质量模式构建和实施自护能力的干预方案,观察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采用ESCA量表评估);定期更换造瘘装置和造瘘口维护的依从性;膀胱造瘘并发症(堵管、脱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次入院率。结果出院3个月时,观察组的自护能力、定期更换造瘘装置和造瘘口维护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膀胱造瘘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三维质量模式的干预方式能有效改善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定期更换和维护的依从性,降低造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非计划再次入院率,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体现护理价值。
- 刘丽琴张敏吴剑
- 关键词: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教育自护能力
- 双向治疗手册在尿道狭窄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中应用双向治疗手册的效果。方法将98例尿道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提供出院准备服务,并应用双向治疗手册,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阶段尿道扩张、饮水的依从性、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第1阶段两组的饮水及按时行尿道扩张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2、3阶段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准备服务中应用双向治疗手册,可提高尿道狭窄患者尿道扩张及饮水的依从性,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张敏吴剑黄雅琴孙强
- 关键词:尿道狭窄
- 提高泌尿系疾病病人饮水依从性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病人饮水依从性举措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泌尿系统疾病病人,按世界卫生组织年龄阶段进行分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每组100例,以访谈形式分别调查3组病人日常饮水状况(日均饮水量、饮水频次、饮用种类),实施促进饮水举措,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饮水促进举措后,300例病人日均饮水量、饮水频次均显著增加,分别由1.48L±0.62L增加到2.20L±0.32L及4.40次±1.84次提高到6.30次±1.06次。且老年组的干预效果较青年组要好,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年组的干预效果与青年组、老年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的促进饮水举措,有助于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病人饮水依从性,且老年组病人依从性较青年组病人稍高。
- 张敏吴剑杨松云史宝红李晓群孙强
- 关键词:泌尿系统疾病饮水依从性
-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对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框架,探究优化的TURP围术期干预方案,以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后的膀胱痉挛。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行TURP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在实施TURP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实施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的围术期干预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d内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膀胱痉挛程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病人舒适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及满意度。结果术后3d内,实验组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膀胱痉挛程度评分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GCQ量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4个项目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式可有效提高TURP围术期护理质量,缓解术后膀胱痉挛,减轻病人痛苦,提升满意度。
- 张敏邹小红史宝红吴剑刘丽琴孙强
- 关键词:TURP膀胱痉挛
- 尿动力学围检查期预见性干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围检查期预见性干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尿动力学检查的108例BPH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例编号的奇偶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检查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实施围检查期预见性干预,包括情绪疗法、亲情陪护、模拟体验、超前镇痛等。观察并比较其检查中断率、检查重复率、完成检查花费的时间、检查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及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病人焦虑、疼痛程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中断率、检查重复率低于对照组,完成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检查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及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GCQ量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4个子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BPH病人实施尿动力学围检查期预见性干预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检查依从性和效率,减少自身干扰,获取真实的膀胱尿道功能状态,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依据。
- 刘丽琴张敏吴剑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动力学负性情绪焦虑
- 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的临床探讨
- 2014年
- 目的促使导尿患者留置尿管前后,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拔管后顺利排尿,舒适度增加。方法对实验组的留置导尿患者实施改良式操作法。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顺利排尿、尿路感染及舒适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改良式留置导尿操作法可减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及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吴剑
- 关键词:留置导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