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喆 作品数:9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理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RNA-Seq解析cAMP促进禾谷镰孢菌DON毒素产生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1 2021年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不仅造成小麦产量损失,而且病菌在侵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真菌毒素,导致小麦籽粒污染,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外源添加环磷酸腺苷(cAMP)可以促进禾谷镰孢菌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毒素(Deoxynivalenol,DON)产生,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分析了cAMP处理后禾谷镰孢菌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了cAMP促进DON毒素合成的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响应cAMP处理的差异表达基因有4470个,其中1818个基因上调,2652个基因下调。负责DON毒素合成TRI基因簇的所有基因在cAMP处理下均上调表达,表明cAMP通过诱导TRI基因簇表达促进DON毒素合成。进一步分析了cAMP下游依赖性蛋白激酶A(PKA)的敲除突变体Δpka的转录组数据,发现几乎所有TRI基因簇基因均下调表达,并且cAMP处理上调表达而Δpka突变体中下调表达的基因中显著富集真菌毒素代谢相关的基因,该结果进一步表明cAMP通过PKA通路调控DON毒素合成。此外,cAMP处理后,可诱导DON毒素产生的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合成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而GABA分解相关基因下调表达。这表明禾谷镰孢菌可通过调节细胞内的GABA水平促进DON毒素合成。 吴梦春 唐喆关键词:RNA-SEQ 禾谷镰孢菌 CAMP 分子机制 气质联用法(GC-MS)检测禾谷镰刀菌代谢指纹分析 2020年 代谢指纹分析(Metabolic fingerprint analysis)是代谢组学研究的重要分析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动植物体的非靶标的代谢产物的探索研究中,其在真菌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却很少。采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衍生化后的禾谷镰刀菌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比较不同培养时间、培养环境、不同衍生化方法对代谢产物的影响,选择最佳条件,鉴定出63种代谢产物。这为真菌类物质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项萍 唐喆关键词:禾谷镰刀菌 气质联用法 代谢产物 衍生化 3'→5'核酸外切酶ERI-1调控多种RNA代谢的机制 2023年 ERI-1是一种3’→5’核糖核酸外切酶,具有一个类ERI-1_3’h Exo结构域和一个SAP结构域,在真核生物中保守存在。ERI-1最初是在筛选秀丽隐杆线虫ds RNA敏感性增强突变体时发现的,是RNAi的重要调节因子。ERI-1通过与外源性RNAi组分竞争Dicer协调内源RNAi和外源性RNAi,并促进特定内源性si RNA的生成,且该功能为线虫特有。其还通过核酸外切酶活性降解si RNA及mi RNA,负向调控RNAi。裂殖酵母ERI-1通过降解异染色质相关si RNA的水平,参与调控异染色质的形成。ERI-1在r RNA的加工和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哺乳动物ERI-1在细胞周期S期末期降解组蛋白m RNA,从而推动细胞进入G2期。本文从结构、功能等方面概述了ERI-1调控多种RNA代谢的机制,探讨了其进化丢失问题和应用前景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张怡然 刘慧泉 唐喆 金巧军关键词:RNA干扰 小干扰RNA 易错PCR定向突变提高单端孢酶烯3-O-乙酰转移酶活性研究 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ium)引起的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一种世界性流行作物病害,其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简称"单族毒素"... 唐喆 秦君 金巧军 王晨芳 许金荣关键词:禾谷镰刀菌 易错PCR DON 文献传递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禾谷镰孢菌丝胞内外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2024年 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起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作物减产,还会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真菌毒素污染谷物,威胁人畜健康。为探究禾谷镰孢产毒菌丝胞内外的毒素含量,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通过质谱特征扫描,DON和15-ADON均获得了较高离子化效应的离子。在单离子检测(SIM)模式下,利用m/z295、235和193离子定性分析DON,m/z 392、235和193离子定性分析15-ADON。选择其中响应强度最高的m/z 235离子定量分析DON,m/z 193离子定量分析15-ADON。利用该方法检测禾谷镰孢野生型PH-1和DON合成缺陷突变体tri5胞内外的DON和15-ADON含量,PH-1胞内的DON和15-ADON含量分别为(149.13±9.15)μg/g和(1833.31±185.33)μg/g,胞外含量分别为(5910.35±468.23)μg/g和(45222.12±2726.81)μg/g;tri5突变体的胞内外均未检测到DON和15-ADON。该方法可用于菌丝胞内外DON和15-ADON的同时分析。 唐喆 施雨桐 巩寒茹 黄睿捷 孔延元 项萍 段凯莉关键词:禾谷镰孢 真菌毒素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4 2014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其理论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和重点。针对近年来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出现的三种主要问题,根据实验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从分子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操作和教学方法三方面提出改革意见,为其它院校的本科生生物类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唐喆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 SEC11基因的HIGS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为克服传统抗病水稻材料抗病性易于丧失的缺点。【方法】利用寄主诱导基因沉默(HIGS)技术创制水稻抗稻瘟菌的新材料。【结果】首先,选取稻瘟菌信号肽复合物中的关键亚基SEC11为靶基因,利用Gateway基因重组技术将稻瘟菌SEC11基因的干扰片段构建到pBDL03载体上获得HIGS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法,成功将SEC11基因的HIGS载体导入水稻品种日本晴中获得阳性转基因水稻植株。最后,通过水稻叶片喷雾接种试验,证明以稻瘟菌SEC11基因为靶标的HIGS转基因水稻对稻瘟菌具有显著的抗病性。【结论】本研究创制了新的抗稻瘟病水稻材料,将HIGS技术应用于抗稻瘟病分子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唐喆 王光辉关键词:水稻 抗病性 GATEWAY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糖与糖醇 被引量:7 2018年 糖醇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是重要的初生代谢物,具有提供能量、清除自由基以及调节植物细胞渗透压等生理功能,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植物组织的生理状况。本研究以植物组织中含量极少的核糖醇作为内标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法测定枸杞样品根系和叶片中果糖(Flu)、葡萄糖(Glu)、半乳糖(Gal)、纤维醇(Ino)、甘露醇(Man)、山梨醇(Sor)、蔗糖(Suc)等7种常见的糖和糖醇含量。结果表明,除果糖的检出限为5.5mg/L外,其他均在0.11mg/L以下,相对标准偏差介于2.3%~4.9%之间。在枸杞组织中的应用检测表明,枸杞根中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是叶子的2倍以上,而半乳糖和纤维醇的含量相当。 项萍 唐喆RHO1基因的HIGS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水稻的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使用Gateway技术构建稻瘟菌RHO1基因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IGS)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入水稻后,观察稻瘟菌对转基因水稻的致病力。【方法】利用PCR技术从稻瘟菌cDNA扩增RHO1基因,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pBDL03-RHO1载体,电转化进入农杆菌AGL1;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并对其接种稻瘟菌,分析转基因水稻对稻瘟菌抗性。【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了RHO1基因片段,利用BP反应构建了入门载体pDONR 221-RHO1,采用LR反应构建了HIGS表达载体pBDL03-RHO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将HIGS载体转入了水稻中,并利用mCherry红色荧光观察和PCR扩增验证了转基因植株构建成功。接种试验结果表明,HIGS转基因植株对稻瘟菌的抗性提高。【结论】利用Gateway技术可以简单快速构建HIGS表达载体,表达RHO1的转基因水稻抗病性提高,表明RHO1介导的HIGS在水稻-稻瘟菌互作过程中可以发挥作用。 唐喆 张强 项萍关键词:稻瘟菌 水稻 抗病性 GATEWAY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