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晨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飑线
  • 2篇江淮
  • 2篇值模拟
  • 1篇湍流通量
  • 1篇飑线过程
  • 1篇飑线天气
  • 1篇飑线天气过程

机构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张晓晨
  • 1篇沈新勇
  • 1篇李小凡
  • 1篇马铮

传媒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次江淮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边界层湍流输送特征分析
为了更好地认识江淮飑线系统演变特征,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14年7月12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其成熟阶段中尺度垂直结构特征、边界层冷池、湍流动能及湍流输送特征。结果表明:...
张晓晨
关键词:飑线数值模拟
一次江淮飑线天气过程的边界层湍流输送特征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充分了解飑线冷池、湍流动能及湍流输送的特征,利用中尺度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对2014年7月12日江淮地区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其边界层冷池、湍流动能和湍流输送特征。结果表明:飑线处于发展期时冷池作用较小,随着飑线系统的增强,冷池作用逐渐显著,对环境风的阻碍作用加强,其前沿辐合加强,有利于触发新对流;飑线发生前,浮力项为边界层湍流动能的主要产生项,湍能随高度减小;飑线系统过境时,切变项为主要湍能源,在边界层高层时较大;飑线对流前的晴空区域内,边界层湍流运动向下输送动量,补充边界层摩擦损耗;飑线强对流影响的区域内,近地层湍流运动向上输送动量,减弱了大风的影响;向上较大的潜热、感热通量增强低层的大气不稳定性,有利于强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分析表明,边界层湍流输送与飑线系统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
沈新勇张晓晨马铮李小凡
关键词:飑线数值模拟湍流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