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辉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社会
  • 2篇社会心理
  • 2篇会心
  • 1篇秩序
  • 1篇社会精神
  • 1篇社会秩序
  • 1篇社会转型
  • 1篇谦虚
  • 1篇自律
  • 1篇自我
  • 1篇文化
  • 1篇脸面
  • 1篇传统文化

机构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丛晓波
  • 2篇文辉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从“脸面”含义的变迁看转型期自律精神建构被引量:3
2017年
"脸面"被认为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独有的社会心理特征,在传统中国,"脸"与"面"的含义接近,是个体内化了的社会行动逻辑,是个体将传统社会规范"礼"内化后的外在表达。近代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个体自我身份及结构的改变使"脸"和"面"的含义发生分离,"脸"的使用示弱而"面子"的意义被突出和放大,中国人基于"脸面"的自律精神和相应的社会心理也因此发生很大改变。自律精神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形成自律的心理机制和养育自律精神的他律原则是我国转型期自律精神重构进而实现社会秩序和谐的基本理念。
丛晓波文辉
关键词:社会转型脸面自律社会秩序社会心理
中国传统社会精神中的谦虚及其在转型期的社会心理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谦虚是传统中国日常和大众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谦虚既是一种德性,是一种国民性,也是一种日常交往的生活智慧,更是一种值得和需要传承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原则。谦虚产生于中国传统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元素紧密相连,它实践着中庸的文化追求,是差序关系自我取向的产物,也促成了中国人表现自尊的特有方式。谦虚具有文化差异,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诠释谦虚,目的在于反思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困惑,并提升这一传统品质对人们建构和谐自我的意义。
丛晓波文辉颜宏赫
关键词:谦虚传统文化自我社会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