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联 作品数:5 被引量:22 H指数:2 供职机构: 桂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新型冠状病毒禽蛋抗体SARS-CoV-2-IgY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冠状病毒禽蛋抗体SARS‑CoV‑2‑IgY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是将新冠病毒(SARS‑CoV‑2)的S蛋白(刺突蛋白)加不完全佛氏佐剂注射到雌禽的体内,再从禽所生的蛋中提取,纯化得到能与新冠病毒S蛋... 徐庆 韦京辰 何松青 吴叔文 陆云飞 芮莹 曾永联 龚红菲文献传递 毛花苷C促进肝癌细胞Huh-7凋亡并增强caspase-7的活化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毛花苷C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caspase-7的活化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毛花苷C作用于Huh-7细胞,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毛花苷C对Huh-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采集细胞凋亡染色图像;通过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7的活化水平。结果毛花苷C能明显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量效依赖关系;通过流式细胞仪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毛花苷C诱导凋亡细胞数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毛花苷C可增强凋亡相关酶caspase-7的活化水平。结论毛花苷C明显促进肝癌Huh-7细胞凋亡并增强凋亡相关酶caspase-7的活化水平。 张艳群 徐庆 曾永联 罗琴 邹海凡 谭宁关键词:毛花苷C 肝癌 HUH-7细胞 细胞增殖 CASPASE-7 毛花苷C促进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抑制survivin的表达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毛花苷C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研究其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毛花苷C干预S M M C-7721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毛花苷C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毛花苷C对SMMC-772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细胞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结果:毛花苷C对SMMC-772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加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呈现剂量-效应相关关系;流式细胞术显示,毛花苷C将S M M C-7721细胞阻滞于S期,并诱导其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毛花苷C下调SMMC-7721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论:毛花苷C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将细胞阻滞在S期并诱导其凋亡.该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的蛋白表达有关. 王建超 余翥 胡艳梅 王坦 曾永联 谭宁 徐庆关键词:毛花苷C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SURVIVIN 肝癌 白藜芦醇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降低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将不同浓度白藜芦醇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研究中药提取物对肝癌的抑癌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于人SMMC-7721细胞,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SMMC-7721细胞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SMMC-7721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Westren blot方法检测mTOR及其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呈量效依赖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白藜芦醇可阻滞SMMC-7721细胞于G_0/G_1期;Westren blot提示白藜芦醇可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人SMMC-772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G_0/G_1期,其抑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降低mTOR磷酸化水平有关。 王坦 张艳群 曾永联 徐庆关键词:白藜芦醇 肝癌 MTOR P-MTOR 磷酸化 大肠杆菌协同索拉非尼的抗肝癌作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利用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对Walker-256移植性肝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肠杆菌和索拉非尼协同处理构建好的Walker-256大鼠肝癌模型,观察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肝癌的发展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评估药物对肿瘤的作用效果,并研究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抗肝癌的机制。结果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P=0.015),且血培养结果显示未发现大肠杆菌残留。通过病理检查发现,索拉非尼和大肠杆菌联合组的癌旁存在较小的炎症,坏死也更加明显,肿瘤的重量更小,联合组无残癌率达100%,大肠杆菌组无残癌率达4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大肠杆菌组细胞角蛋白(CK)表达下调,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上调,这些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干预后肿瘤发生间充质转化,而联合索拉非尼处理可使CK表达上调,下调VEGF、Vimentin、MMP-9、PCNA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该现象。结论大肠杆菌联合索拉非尼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肝癌的作用。 曾永联 钟娜 张艳群 袁观斗 何松青 徐庆 韦京辰关键词:大肠杆菌 索拉非尼 肝细胞 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