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21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1篇钢轨
  • 8篇铁路
  • 6篇重载
  • 5篇轮轨
  • 4篇重载铁路
  • 4篇尖轨
  • 3篇伸缩调节器
  • 3篇轮缘
  • 3篇轮缘槽
  • 3篇基本轨
  • 3篇轨头
  • 3篇轨向
  • 3篇钢轨波磨
  • 3篇钢轨伸缩调节...
  • 3篇高速铁路
  • 3篇波磨
  • 2篇型面
  • 2篇优化设计
  • 2篇润滑
  • 2篇轮轨匹配

机构

  • 21篇中国铁道科学...
  • 5篇中国铁道科学...
  • 3篇苏州高新有轨...
  • 3篇北车(北京)...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朔黄铁路发展...
  • 1篇山东科瑞石油...
  • 1篇有研科技集团...

作者

  • 21篇李伟
  • 6篇司道林
  • 5篇蒋金洲
  • 3篇姜子清
  • 3篇闫子权
  • 3篇梁晨
  • 3篇徐玉坡
  • 2篇马战国
  • 2篇肖俊恒
  • 2篇郄录朝
  • 2篇杜香刚
  • 1篇唐志峰
  • 1篇宋华
  • 1篇吕福在
  • 1篇方杭玮
  • 1篇张鹏飞
  • 1篇杨亮
  • 1篇王猛
  • 1篇董亮
  • 1篇王继军

传媒

  • 7篇铁道建筑
  • 5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中国铁路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2014年铁...

年份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5kg/m钢轨型面匹配性研究
本文为探索我国重载钢轨的病害原因,分析了75 kg/m钢轨与重载货车车轮踏面的匹配情况,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等效锥度、轮径差和钢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定磨耗时期的钢轨型面与新轮、磨耗轮接触时,其等效锥度和接触Mises...
司道林李伟闫子权郄录朝
关键词:钢轨轮轨匹配重载型面
75kg/m钢轨型面匹配性研究
本文为探索我国重载钢轨的病害原因,分析了75 kg/m钢轨与重载货车车轮踏面的匹配情况,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等效锥度、轮径差和钢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定磨耗时期的钢轨型面与新轮、磨耗轮接触时,其等效锥度和接触Mises...
司道林李伟闫子权郄录朝
关键词:钢轨轮轨匹配重载型面
文献传递
轮轨振动对高铁扣件伤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2
2017年
高速铁路在长期运营中会出现钢轨波浪形周期性磨耗和动车组车轮多边形周期性磨耗,轮轨发生周期性磨耗后,轮轨间动力作用增大,且产生高频激励。分析高速铁路钢轨波磨和动车组车轮多边形磨耗引起的轮轨间高频激励,揭示了轮轨高频激励与扣件弹条固有频率接近时导致弹条产生共振,从而造成弹条伤损的重要机理,并在多个现场案例中得到验证。
肖俊恒闫子权涂英辉李伟郝有生方杭玮孙林林
关键词:钢轨波磨钢轨扣件
重载铁路曲线几何参数对钢轨磨耗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4
2013年
重载线路小半径曲线外股钢轨侧磨速率明显加快。采用仿真计算结合现场测试,分析我国重载铁路轨道几何参数(超高和轨底坡)对曲线钢轨磨耗速率的影响规律。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NUCARS建立我国重载货车—轨道模型,改变超高和轨底坡两项轨道几何参数,采用数值积分方法仿真计算车辆通过曲线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合理的曲线欠超高和非对称的轨底坡可改善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状态,降低了轮对冲角、外轨横向力和磨耗指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钢轨磨耗速率。现场试验段长期观测的数据表明,两种措施对改善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伟马战国司道林
关键词:重载线路轨底坡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尖轨导波监测信号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道岔尖轨属于一种非规则变截面波导,复杂的结构导致其在应用导波进行检测时,存在的模态众多,而尖轨本身也处于一种动态且复杂的工作状态,以上因素造成对于超声导波监测信号使用传统的残差分析的方法难以解读的问题。因此,通过基准信号与当前信号在同一特征空间分解的方式,对空间中表征缺陷对于监测信号影响的维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尖轨导波监测信号处理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超声导波监测仪对尖轨进行了模拟监测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本处理方法能够对尖轨导波监测信号进行分解,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缺陷的准确判别与定位,对于同一组缺陷,监测结果信噪比残差分析法更高。
李伟伍建军张鹏飞吕福在门阔唐志峰
关键词:尖轨超声导波
高速行车条件下预设轨道不平顺状态的试验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轨道不平顺是轨道方面直接限制行车速度的主要因素。但不同类型的不平顺,其激扰方向、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又各不相同。通过对三种预设轨道不平顺状态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为轨道不平顺的安全管理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李子睿肖俊恒李伟
关键词:轨道不平顺轮重减载率脱轨系数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体系端刺结构受力变形特性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在高速铁路正线上开展长期温度荷载下的原位监测和列车制动荷载下的实车试验,以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计算,进行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倒T型和Π型台后锚固体系的端刺结构在温度力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端刺结构周围土体压应力较大值主要出现在主端刺摩擦板的下部和桥台方向首个小端刺的位置,端刺结构变形主要以顶部弯拉为主,整体纵向变形较小;在紧急制动荷载的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端刺纵向位移均随着轴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端刺纵向位移绝对值较小,与温度荷载作用相比,紧急制动荷载作用对端刺结构的影响小。
董亮姜子清王继军王继军
关键词:受力温度荷载
重载铁路钢轨润滑及摩擦控制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钢轨润滑以及轨顶摩擦控制是重载铁路减轻钢轨侧磨以及伤损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不同摩擦系数条件下,机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曲线外股钢轨轨距角处的润滑,有利于减小轮轨磨耗,与此同时,减小了机车的蠕滑导向力矩,从而增大了导向轮轮对冲角,轮轨横向力亦呈现增大趋势;曲线内轨轨顶摩擦系数适当减小对减小轮轨横向力起到积极作用。轮轨纵向蠕滑系数的增大,可明显提高轮对导向力矩,有利于轮对趋于径向位置,并减小横向力和轮对冲角,使得机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罗国伟李伟
关键词:重载铁路润滑蠕滑
轨道结构监测用光电解调设备环境适应性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光纤光栅传感器对于温度、应力和位移等物理量的监测具有突出优势,为了降低列车电磁干扰和恶劣环境因素对光纤光栅传感器配套使用的光电解调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光纤光栅光电解调设备的电磁兼容、防尘防水和环境适应等关键技术优化措施,并对优化后的光电解调设备开展了高低温试验和上道试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75℃和-40℃的高低温环境下,该光电解调设备测试精度可达±2×10^(-12);现场试用结果表明,该设备在为期一年的上道试用期间工作正常,并获取了监测物温度和位移等物理参量的年变化情况。
李伟梁晨梁晨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
高速铁路高架桥无缝道岔“渭南模式”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介绍了高速铁路高架桥无缝道岔"渭南模式"构成的要素,应用轨道状态远程监测系统对郑西客运专线渭南北站高架桥无缝道岔和相邻桥上无缝线路进行了长期监测;根据动车组不同级别的通过速度,对高架桥无缝道岔和道岔梁进行了动力性能测试。试验表明,高架桥无缝道岔在道岔范围的梁轨相互作用不明显,道岔梁端无缝线路附加力可按10℃考虑,且影响不到道岔,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路基无缝道岔受力相似,可按路基无缝道岔养护维修;高架桥无缝道岔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在结构安全、舒适、稳定、可靠方面能满足高速铁路运营要求;"18 m规则"科学合理,"渭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蒋金洲魏周春梁晨徐玉坡李伟于鹏王猛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缝道岔光纤动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