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稻田
  • 1篇低温雨雪
  • 1篇低温雨雪冰冻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雪冰
  • 1篇扬花期
  • 1篇移栽
  • 1篇移栽期
  • 1篇雨雪
  • 1篇玉米
  • 1篇灾害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生长季
  • 1篇水稻
  • 1篇水稻抽穗
  • 1篇农业

机构

  • 9篇湖南省气象科...
  • 3篇湖南省气候中...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成都军区
  • 1篇怀化市气象局

作者

  • 9篇李晶
  • 2篇黄晚华
  • 1篇段丽洁
  • 1篇屈右铭
  • 1篇陆魁东
  • 1篇廖玉芳
  • 1篇李民华
  • 1篇蔡荣辉
  • 1篇郭凌曜
  • 1篇李英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灾害学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湖南历史风雹灾害序列构建及其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8年
基于《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湖南卷》收集整编的历史大风、冰雹灾害信息,将灾情描述按一定规则数字化,将灾害发生地进行古今属地转换,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今行政区划背景下的湖南省各县市各月的大风、冰雹灾害历史数字序列。分析其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公元前886年至公元1949年湖南省大风、冰雹灾害发生次数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2)大风、冰雹灾害的年内变化均呈现为双峰型,3-5月、6-8月分别为高发季节和次高发季节。(3)较严重的大风、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3-5月强对流天气活跃的季节,由此也可以看出由强对流天气产生的大风、冰雹灾害重于冷空气所导致的。(4)大风、冰雹灾害发生频次及强度与湖南地形条件密切相关,洞庭湖区、湘江河谷地带多大风灾害,山区多冰雹灾害。
郭凌曜廖玉芳廖玉芳李晶
关键词:风雹灾害
MODIS数据以及变分订正技术在长沙城市热岛特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EOS/MODIS遥感信息反演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指数,引进新的变分订正方案,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高分辨率地表温度场实施订正,对长沙市热岛(UHI)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长沙城市地区的土地覆盖、植被绿地状况与热岛空间分布状况的关系,揭示出研究区域UHI主要特征为:(1)从研究区域地表覆盖图发现,长沙市城区四周均有相对地势较高的山地,但地形梯度不大,接近四面环山的地貌特征,容易造成城区的热量聚集,有利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使得长沙城区存在明显的热岛分布;(2)UHI分布与城市结构的轮廓相一致,长沙城区与地势相对平坦的近郊区的地表温度差异为3~5℃,与地势较高的周边远郊区的地表温度差异为6~8℃,长沙城区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呈对应关系,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为二环线内,并从中心沿三环逐渐向郊区减弱;(3)地表覆盖类型对UHI的效应明显,长沙地区植被绿地状况与UHI呈现明显反相关分布,揭示出植被绿地对降低UHI具有重要的作用,大范围的绿地建设能有效降低UHI.
屈右铭蔡荣辉霍林汤宇李晶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地表温度
湖南省冷空气影响特征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1961~2016年湖南省9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依据GB/T 20484-2017统计分析湖南省的冷空气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影响湖南的冷空气,其活动周期为3~4 d,并以弱冷空影响为主,占总次数的87.4%;强冷空气和寒潮活动主要发生在春、冬季;冷空气影响次数在空间上呈北多南少分布,较强冷空气以上等级影响次数呈北少南多分布。(2)冷空气影响次数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1~5、10~12月自北向南递减;6、9月表现为调整期;7~8月呈现为自北向南递增。(3)1961~2016年冷空气影响次数无明显趋势变化,但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强冷空气影响次数则存在显著减少趋势。(4)1961~2016年冷空气过程降温幅度呈显著减少趋势,冷空气过程持续时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冷空气过程影响湖南的持续时间基本在5 d之内,降温幅度≥8℃、10℃、12℃的冷空气过程持续时间以3 d占比最大。(5)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湖南大部分县(市)的平均降温幅度减少,平均过程降温持续时间在增加。
郭凌曜廖玉芳段丽洁李晶李英
关键词:冷空气频次持续时间
基于新型超声波稻田蒸散仪晚稻蒸散量的特征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晚稻蒸散量日变化、日平均蒸散量、累积蒸散量和典型天气条件下蒸散量的特征,探讨新型稻田蒸散仪的实际可应性。【方法】采用新型超声波蒸散仪,基于水量平衡法,以双季晚稻为研究对象,测定2017—2019年的晚稻蒸散量。【结果】新型超声波蒸散仪仪数据实采率、有效数据获取率均在93%以上,测定精度可达0.2 mm,数据稳定性方面可以保证大田观测数据的可用性;分析双季晚稻不同时间尺度的蒸散量发现,晚稻全生育期内的蒸散量约466 mm,其中分蘖期的累积蒸散量最大、约135 mm,拔节-抽穗期的平均蒸散量最大、为5.4 mm/d,表明晚稻在分蘖期和拔节-抽穗期需水量最大;典型天气(雨天除外)晚稻蒸散量日变化均表现为“Ω”型,以晴天的蒸散曲线峰值最大、为1.3 mm/h,通过拟合的R~2和P值看,晴天、多云和阴天蒸散量均呈六阶曲线分布。【结论】开展新型蒸散仪测定田间水稻蒸散量特征值的研究,研讨其适用性,可以为推广使用低成本、高精度、便捷的新型稻田蒸散量测定仪提供重要参考。
邓梅黄晚华汪天颖李晶
关键词:超声波蒸散量晚稻
长株潭城市群体小时级降水资源分布及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以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1个气象站1961—2017年3—11月逐小时降水量,分析了该区域内降水日变化、夜间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季节演变(春、夏、秋季)与早稻抽穗扬花时段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降水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小时降水量和降水频次峰值时次基本一致。各个年代、季节小时降水量峰值均稳定位于4:00~8:00和15:00~16:00,但峰值和次峰值的时次存在差异;随年代推移,夜间降水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夜间降水量高于日间;春、夏、秋季夜间降水量与日间比值分别为117%、81%、110%;幕阜-连云山丘区为研究区域夜间降水量高值区;幕阜-罗霄山脉区为研究地区内早稻抽穗扬花时段降水量、降水强度的高值区,株洲中部为同时段降水偏少的地区。
李晶李晶朱宏武陆魁东
关键词:降水日变化降水分布
2018年末湖南雨雪冰冻过程对农业的影响及大棚积雪致灾指标构建被引量:6
2019年
研究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及塑料大棚积雪致灾指标对开展区域农业冬季灾害防御、塑料大棚雪灾监测预警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以湖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全省9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气象资料,结合农作物、塑料大棚灾情资料,采用S-W检验、正态分布置信区间估计方法,研究2018年12月27日-2019年1月3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构建了湖南省塑料大棚积雪致灾气象指标;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拟了积雪深度变化,探讨了冬季大棚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冰冻持续与气温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过程中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4 d轻度及以上低温,伴随中度冰冻,其中湘西南、湘东北和湘北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塑料大棚和油菜、冬季蔬菜、柑橘等作物受灾严重;构建得到湖南大棚致灾积雪深度指标为5 cm,独立样本验证结果与实际灾情有较好一致性;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3要素与积雪增量呈显著线性相关,可用于积雪深度预测;塑料大棚受损程度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致灾因子强度密切相关;地区冰冻观测状态与日最低气温关联程度高,农业生产中需更加关注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出现和持续时间。
汪天颖廖玉芳李晶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大棚积雪
湖南龙卷发生规律
2020年
收集整理湖南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天气现象观测资料、典籍和新闻报道等多源信息,基于增强藤田级别建立湖南各县市1950—2015年的龙卷风EF等级序列,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多地有龙卷发生,地形平坦地区多于山、丘区,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益阳龙卷发生数分别居地市级的前3名,同时洞庭湖区也是较强龙卷多发地带。3—10月湖南均有龙卷发生,4—5月为高发时段,其中4月是较强龙卷多发时段;湖南龙卷发生数量在年代上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较强龙卷存在年代际差异,多则4次,少则没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高度重视龙卷防御工作,通过开展龙卷灾害风险评估、强化龙卷灾害防范科普宣传、增强科技支撑等措施提升龙卷防御能力的思考。
李晶郭凌曜廖玉芳陈晓晨
关键词:龙卷防御
基于气象小网格数据推算烤烟最适生长季
2023年
【目的】探明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烤烟的最佳移栽期、最晚采收末期和最适生长季规律,为山地特色烟叶产区充分挖掘气候资源及科学生产优质烟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海拔跨度较大的烤烟主产区为研究区,基于500 m×500 m的小网格气象数据,计算1961—2020年80%保证率下网格点烤烟移栽期和采收期界限温度的初终日,并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界限温度初终日的变化规律,明确烤烟不同海拔区种植的最佳移栽期、最晚采收末期、最适生长季及其气候变化趋势。【结果】烤烟移栽期和采收期界限温度随海拔升高呈线性变化特征,线性拟合优度较高。海拔平均每升高100 m,移栽期稳定通过12℃、13℃初日分别推迟1.7 d、1.8 d,采收期稳定通过17℃、20℃终日分别提前2.8 d、4.0 d。在相同海拔的植烟单元,13℃初日较12℃初日推迟约5.6 d,20℃终日较17℃终日推迟约20.6 d。海拔300 m以下的烟田宜在4月上旬后期(12℃初日)至4月中旬中期(13℃初日)移栽,在8月中旬后期采收完毕;海拔300-500 m的烟田宜在4月中旬前期至4月中旬后期移栽,在8月下旬后期采收完毕;海拔500-800 m的烟田宜在4月中旬后期至4月下旬前期移栽,在9月上旬前采收完毕;海拔800-1200 m的烟田宜在4月下旬前期至4月下旬后期移栽,在9月中旬中期采收完毕。界限温度13℃初日在大部分地区和12℃初日在少部分地区烤烟移栽期具有显著提前的气候变化特征,17℃和20℃终日在绝大部分地区烤烟移栽期不具有显著变化的气候趋势。【结论】在气候变暖与初日提前综合作用背景下,湘西州各海拔地区热量资源增加,建议当地结合烤烟生产实际将移栽期适当提前。
刘思华张明发何娜范雨娴李晶张胜
关键词:气象海拔界限温度烤烟移栽期
湖南省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特征及限制因子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应用逐级订正模型,按照“光、温”逐级衰减的方法,逐日计算湖南省春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通过每日温度有效系数订正得到逐日光温生产潜力,并累积得到春玉米全生育期内1987−2016年光温生产潜力。计算71个春玉米主产县光温潜力产量差,即主产县实际单产与对应气象站点光温生产潜力的差值。结果表明:累积日照时数对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有限,3月下旬日照显著增加但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显著下降,其区域分布集中在湘西南和湘南等地。积温对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较广,特别是高温的限制作用,春玉米全生育期、3月下旬、6−7月积温在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均显著增加,且与光温潜力和产量差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气候变化影响下,高温限制作用加强,湖南省春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显著降低。目前湖南西部地区实际单产较低,光温潜力产量差较高,春玉米产量有较大提升空间。
刘思华李晶黄晚华汪天颖李民华
关键词:光温生产潜力高温春玉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