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斯娇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磁共振
  • 2篇眼眶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扫描
  • 1篇刀锋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信噪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眼眶疾病
  • 1篇有效率
  • 1篇图像
  • 1篇缺血
  • 1篇伪影
  • 1篇脑缺血
  • 1篇脑缺血发作
  • 1篇颈部
  • 1篇眶疾病

机构

  • 4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4篇王宏
  • 4篇杨斯娇
  • 3篇董玉茹
  • 2篇刘腾
  • 2篇兰鹏宇
  • 2篇刘勉
  • 2篇马毅
  • 2篇钟心
  • 1篇董悦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眼眶磁共振扫描中blade技术和常规技术对信噪比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常规技术和Blade技术检查眼眶疾病患者图像信噪比,探讨Blade技术对伪影发生、影像质量的改善情况和眼眶分区、伪影程度对Blade技术图像校正的影响规律,为Blade技术在眼眶MRI扫描中的应用提供科...
董玉茹王宏马毅刘腾兰鹏宇杨斯娇李娜郑乔元
关键词:眼眶疾病磁共振扫描信噪比
文献传递
探索BLADE技术在克服颈部MRI扫描伪影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刀锋技术(BLADE)对消除或减少颈部MRI扫描中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颈椎检查中出现运动伪影或磁敏感伪影的30例患者,均同时行常规T2WI和BLADE技术T2WI扫描,对...
杨斯娇王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Blade技术和常规技术在眼眶磁共振扫描中对图像有效率改善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常规技术和Blade技术在眼眶疾病检查中图像改善程度的对比分析,探讨Blade技术对伪影发生、影像质量的改善情况和眼眶分区、伪影程度对Blade技术图像校正的影响规律。方法:选择136例患者为对比分析对象。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Trio Tim 3.0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以不同参数,在相同位置(眼球区、视神经鞘区、肌锥内区、肌锥外区和骨膜外区)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和Blade技术扫描,并以常规磁共振扫描图像的图像质量分级,获取不同组2种扫描图像和Blade技术图像改善有效率。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及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结果:136例患者中,轻度、中度和重度伪影组年龄和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眼球区(χ2=22.805,P<0.05)和视神经鞘区(χ2=14.378,P<0.05)内,Blade技术的图像改善有效率均是重度伪影组高于轻度、中度伪影组;轻度伪影组Blade技术的图像改善有效率骨膜外区最高(80.0%),眼球区最低(33.3%)(χ2=28.422,P<0.05);重度伪影组Blade技术的图像改善有效率视神经鞘区最高(82.4%),肌锥外区最低(45.1%)(χ2=26.132,P<0.05)。结论:Blade技术相对于常规技术,对扫描图像有效率的改善可能受眼眶分区及伪影程度的影响。
董玉茹王宏钟心马毅董悦杨斯娇刘勉
关键词:眼眶磁共振扫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磁共振血管成像病变特点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时磁共振血管成像病变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TIA患者,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颅内动脉、颈部动脉,分析患者颅颈部供血动脉病变特点、狭窄情况。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53例(88.33%),未见异常者7例(11.67%)。其中,颈内动脉系统发现病变者40例(75.47%),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现病变者13例(24.53%)。不同动脉系统的病变在颅内外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4.94,P=0.08470)。53例发生狭窄病例中,共有病变动脉92支,其中轻度狭窄20支,中度32支,重度38支,2支闭塞;按发生支数依次排序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起始段、大脑后动脉。结论磁共振技术诊断TIA客观,综合患者临床情况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董玉茹王宏钟心刘勉刘腾兰鹏宇杨斯娇
关键词:磁共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