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峻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财政基因工程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水稻
  • 3篇选育
  • 3篇杂交
  • 2篇杂交水稻
  • 2篇杂交中籼
  • 2篇水稻恢复系
  • 2篇中籼
  • 2篇耐热
  • 2篇耐热性
  • 2篇开花
  • 2篇开花期
  • 2篇恢复系
  • 2篇高产
  • 2篇抽穗
  • 2篇抽穗开花期
  • 1篇稻瘟
  • 1篇稻瘟病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选育研究
  • 1篇杂交稻

机构

  • 6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内江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文绍山
  • 6篇焦峻
  • 2篇张林
  • 1篇刘国民
  • 1篇高必军
  • 1篇袁国良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谷A配组水稻组合的稻瘟病抗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通径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川谷A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对稻瘟病抗性强、抗性谱广的籼型三系不育系。对其测配的48个杂交稻组合进行抗性鉴定,表明川谷A配制的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抗瘟性。同时,对48个组合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大小排序是每穗总粒数(0.6995)>有效穗(0.6307)>结实率(0.5064)>千粒重(0.2577)。因此,利用川谷A配组杂交稻组合时,应在保证每穗总粒数的前提下,着重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
文绍山焦峻
关键词:杂交稻组合稻瘟病抗性产量构成因子通径分析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蓉6优5970的选育
2024年
蓉6优597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蓉6A与自育恢复系德恢597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稳产等特点,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四川作一季中稻种植。
文绍山焦峻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选育
高产迟熟杂交中籼新组合千乡优6516被引量:1
2022年
千乡优651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千乡654A与恢复系德恢516配组育成的迟熟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性较好、抗倒伏力强等特点,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文绍山袁国良袁国良蒋李何
关键词:杂交水稻高产选育
抽穗开花期耐热性水稻恢复系种质的筛选被引量:3
2018年
为筛选出培育耐热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水稻恢复系,对36份水稻恢复系在抽穗开花期进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不同水稻恢复系的结实率及其结实率下降率达显著水平;36个水稻恢复系按耐热能力聚类可分为4类,其中泸恢17、RHTR20、R1862和泸恢602属强耐热性水稻恢复系,可直接利用其配制耐高温杂交稻新组合,也可作为培育耐高温水稻的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文绍山张林张林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耐热性结实率
抽穗开花期耐热性水稻恢复系鉴定筛选
2018年
为了选育耐热性好的水稻(Oryza sativa L.)新恢复系,利用人工气候室,对36份水稻恢复系材料在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条件下进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水稻恢复系材料的结实率和结实率下降率达显著水平。聚类分析表明,将36份材料分成耐热能力不同的4类,其中泸恢17、RHTR20、R1862和泸恢602属强耐热性恢复系。
文绍山张林张林
关键词:SATIVA恢复系耐热性开花期
具有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选育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转育成携带有标记性状的实用香型籼稻三系不育系及保持系。【方法】利用常规杂交自然分离突变体黄绿色叶片、有香味植株,转育成带有标记性状和香味的实用型不育系。【结果】选育的黄绿叶片突变体不育系其叶色自苗期至成熟期均表现为黄绿色,与正常叶色极易区别,并且未发现黄色退化现象。采用热水法鉴别具有香味的株系转育成带黄绿叶标记的香型籼稻不育系,其株高在41.5—56.5cm,植株叶片及谷粒颖壳呈黄绿色,其中叶鞘、叶耳及叶片边缘呈紫红色,分蘖力中等;其中黄标3A的穗长24.9cm,穗子着粒数145.0粒,谷粒呈长粒梭状形;千粒重28g,播始期85d,其保持系基部结实好,充实饱满。柱头呈紫黑色,柱头较大、而外露好。与恢复系测交、常规杂交的正、反交,其F1代均表现为正常绿色;测交、常规正、反交F2代群体平均分离比例分别为:2.92﹕1、2.76﹕1和2.96﹕1,经卡方检测,F2代群体分离符合3﹕1比例,表明黄绿色叶片呈隐性遗传,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结论】黄绿叶标记不育系带有香味,且叶色与正常叶色有显著差异,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黄绿色叶片这一标记性状遗传稳定。与不同恢复系配组,F1代表现一般配合力强,可恢复性好。
刘国民高必军文绍山焦峻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转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